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精华】数学的论文15篇(第7页)

83 次下载 20 页 3516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建议大家: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题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二是在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解答题)

  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习知识学习,下面的'题目需要同学们认真完成哦。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解答题)

  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答案: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填空题)

  同学们对因式分解的内容还熟悉吧,下面需要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填空题)

  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

  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

  5.y2 6.-30ab 7.-y2;2x-y 8.-2或-12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选择题)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提供的关于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题目学习哦。

  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选择题)

  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

  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

  A.1+4x2=(1+2x)2 B.6a-9-a2=-(a-3)2

  C.1+4m-4m2=(1-2m)2 D.x2+xy+y2=(x+y)2

  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答案:

  1.C 2.D 3.B 4.D

  以上对因式分解同步练习(选择题)的知识练习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考试哦。

数学的论文4

  摘要: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倾听与阅读 思考与合作 发现与应用 整理与构建

  一、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