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安全教育论文(集锦15篇)(第10页)

261 次下载 25 页 4311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利用体育实践教学践行生命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积极实践、体验,让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践行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在室外上体育实践课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些“灾难现场”或危险情境,如地震来临的情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逃生模拟训练,使他们在险情来临之前能组织有序,互相帮助,并在最短时间内离开“险境”。在平时体育课堂上,多穿插安全知识与安全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灾难面前的判断、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技能训练,如:低血糖、晕厥如何急救,人工呼吸,扭伤如何止血、包扎处理等。在跑、跳、投等身体素质中,可以设计学生正在“险区”练习,当学生听到教师紧急哨声,明白有灾情到来,并马上组织有序的越过障碍,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先到的学生还可以帮助那些体质比较差而掉队的同学,使他们都能迅速地脱离险区。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在烈日下、在细雨中、在风雪里培养学生经得住风雨、挫折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进行中长跑练习时,教师用体育明星作榜样,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充满信心,坚持跑到终点,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阳光更加灿烂”。

  三、结语

  生命安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这种思想指导的教育改革实践。生命安全教育的推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另外,生命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和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实质性的育人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使得学校体育具有了新的内涵,这使得学校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同时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身、自救、救人等技巧和方法。生命安全教育广泛地应用于学校体育,也能促使人们去反思传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实践,从而有可能引发学校体育的新一轮变革。

安全教育论文6

  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高校的安全正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1]。当代大学生受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普遍表现出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传统模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参与兴趣不高,尤其对灌输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和带有表演色彩的安全演练活动等不少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处于学校“要我安全”状态。因此,改革安全教育模式,拓展有效的教育新途径,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特征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与前辈相比,他们生活于相对富足的家庭,多元环境、多变思潮、信息海量成为这一群体自我意识发展和崛起的最好背景[2],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喜好来判断事物,追逐个性,强调自我。生活中个体化和小群体化并存,在当前多元选择的社会中,出现了更多元的意识形态,聚合成各种生活交际圈子,趋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蕴育出特有的认识与判断标准,表现出张扬的个性特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带来信息海量的生活环境,促使大学生进行思考、判断,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视角,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去面对真假难判的各种信息。自我意识趋强的特征,让高校安全教育的难度日益提高,表现为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无法激起追求个性与自我的大学生群体的兴趣,会造成自我对外界信息源的质疑,增加了正常途径的知识传播难度。要影响和改变当代大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与判断标准,必须有足够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案例信息,并使之发挥教育作用。此外,自我意识趋强的个体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加大了安全教育的难度。

  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教育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高校安全教育的出发点是使师生员工在内心深处牢牢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3]。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大多是学校文件、安全标语、管理手册、安全讲座、案例警示、安全演练等,将安全管理的规定、纪律、文化等通过传统的教育途径传播给学生,简单地灌输知识特点明显,要求什么不能做的多,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少,较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身边的案例中挖掘教育点,组织学生讨论,形成共识。各种安全演练也带有浓厚的表演色彩,难以激发追求个性与自我的大学生群体的兴趣,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培养“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维与技能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