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精华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00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应用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理而言,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如此。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与幼儿思想不同,他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然而,他又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思想还没有成熟。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有限,赏识教育能够助其强化适当行为而纠正不良行为。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其判断能力也处于一个模糊的时期。在某些适当的行为产生时,他并不能理解此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可以在以后相类似的环境中予以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鼓励,使该行为能够得以强化,相反,在错误行为产生时,教师要及时疏导,并予以纠正。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分析

  1.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并善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用网络中的一句话:你发现或不发现,问题就在那里,不偏不倚。因此,学生的优势或劣势都会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坐在办公室的话,那我们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放下身段,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的细节多多观察,对其中适当的予以鼓励,不良的予以制止。

  2.教师应该与家长在赏识教育上形成合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同时也希望得到源于家长的赏识。因此,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家长应该达成共识,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在学校,小学生更多的是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发现其团结集体、友爱同学等优良行为,而在家中,与其相处的更多的是一些长辈,这时可能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就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等等。虽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表扬,但是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个体,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它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沈黎,李树国.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xx(05).

赏识教育的论文12

  摘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付出艰苦而复杂的劳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而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赞扬会激起人的心志,会开发人的潜能。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挖掘潜能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需要好的环境。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重要任务。学生在取得成绩同时,也会暴露出许多不足,面对学生的不足,我们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呢?我觉得只要我们的方法运用的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赏识学生,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用心转化后进生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人们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爱,更何况是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赞扬。大多数班里,都有几个调皮、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时时关注,严厉批评,指出其种种缺点,要求改正,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许多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效果不理想。不妨换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睁大眼睛看孩子的优点”“闭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当我们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孩子就和老师沟通,走进彼此的心中。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要学会欣赏我们的学生,在指出他们不足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开始。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我们应该通过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改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提高成绩。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每一个优点和点滴进步及时发现,尽量在班中公开表扬,以改变他们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不良形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