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大学化学论文必备[15篇](第13页)

本文共计477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3.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解决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是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学院坚持“压缩经典、加强现代,选准起点、定好止点,强调素质、突出特色”的24字方针,以贾瑛主编的《大学化学》[7]为基本教材,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大学化学教学内容体系。(1)理论模块。该模块针对军校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需求设立,主要介绍大学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等)、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溶液的通性、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其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以及配位平衡及其应用等),以及电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极电势、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止、电化学腐蚀的利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每套试卷均涵盖这一模块的所有知识点。(2)应用模块。为突出大学化学课程的军事特色,学院将教材中的化学与军事武器(火炸药与军事四弹、化学武器简介、核武器与化学及化学类新概念武器)和推进剂化学(推进剂概况、液体火箭的`氧化剂和液体火箭的燃烧剂)设为应用模块。要求学员在课下自学这一模块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有关化学军事应用的科学小论文。结课前两个星期上交论文,由任课教员根据论文质量给出相应成绩,并从中选取数篇优秀论文进行课堂交流。(3)兴趣模块。为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利用选修课“理化演示与探究实验”,增设“兴趣模块”。鼓励学员利用化学演示与探究实验室开展化学探究,开发化学应用。目前,学员开发了“化学炮”“百变鸡蛋”和“魔液”等演示实验项目,并成功制造了“控温杯”(该作品荣获学院20xx年举办的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3.2教学方法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教考分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一是应用渗透式教学法。即教员在精讲学科知识结构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科前沿及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渗透的教学方法。在讲解理论模块时渗透与之相关的应用模块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化学反应速率”时,渗透火炸药爆炸反应的原理及特点。二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员思路,培养学员能力及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蓄热技术(化学反应热的应用)时,启发学员利用该技术制造“控温杯”。三是应用互动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双边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认识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讨论;角色互动有助于学员从教员的角度理解问题;信息互动则有利于教员及时得到学员在学习方面的信息反馈。另外,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试卷库的考核对象,还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8],并将反思性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强化“思在课前”“思在课中”和“思在课后”的教学反思环节提高教学质量[9]。

  3.3教学手段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日益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也由传统走向现代。但无论哪种教学手段,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弊端。因此,唯有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之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例如,对于教材以外的补充资料以及表格、图像和视频资料等不便于表述的素材,一般采用投影或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需要讲解的、临时补充或调整的,以及公式推导和例题演算等内容仍然会以板书为主。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强调课件放映、语言讲述和学员记录三者之间的配合,并适当地给学员预留思考时间。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学院以“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平台,建设了理化教学网页和大学化学虚拟教室。另外,为了突出化学的学科特色,学院还让演示实验“走进”课堂[10],建立了“化学演示与探究实验室”,并结合教学内容,引进和开发了一批演示实验。将易于在课堂展示的项目进行现场演示或让学员亲身体验,不便于带入课堂的项目则制成视频文件融入教学课件,感兴趣的学员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理化演示与探究实验”,到实验室开展化学应用方面的探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