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生产实习报告集合(第52页)

41 次下载 62 页 11294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9.2 材料运输进场

  施工用材料主要就是PS.A.32.5级矿渣水泥,由于现场一般不可能储放太多水泥,因而要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运输进场。狭小的施工场地要周密地计划进料和存放,以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回旋余地,防止挤占场地,影响施工操作和废浆钻渣的外运,避免现场备料不足而停工待料都有重要意义。水泥堆场要远离泥浆污水、避免污染。

  水泥进场后应及时复检,不得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

  5.10.人力、财力、物力准备

  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按项目法施工,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进度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领导班子、技术班组、职能班组、机台人员、辅助班组等人员全部到位,各就各位。调运质量最优状况最好的设备进驻现场,进行开工前的最后检查、维修、调试,等待一旦开工,即能正常运转。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极为重要的一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选择具有资质、信誉好、原材料优的厂家供应原材料。筹备工程开工所需资金,从财力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备齐各机械设备的易损易坏零部件,避免设备停工待件。

  6 喷锚支护施工

  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在基坑坡顶1m以内及基坑下(-1.35m)至第一层冠梁采用挂网喷砼支护。

  在基坑开挖前,应先行施工放线。基坑支护分层开挖, 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6.1施工流程

  6.2施工顺序和方法

  6.2.1 清理坡顶,放出坑内喷锚开挖上开口线,并对坡顶进行硬化处理。沿坡顶垂直打入摩擦土钉(长度为1m,水平间距1.5m)。

  6.2.2 土方开挖至第一层冠梁顶面;

  6.2.3 土方施工时,应先行沿基坑周边开挖支护工作面,然后向基坑中央推进;

  6.2.4 开挖时,反铲挖土不得超过该层的坡底线,其上残留部分应采用人工修整;

  6.2.5 每次每段工作面长度要求不小于30m,不宜大于100m;

  6.2.6 挂网和喷砼施工 挖土、土方外运→削坡→挂网→施工土钉→喷砼

  钢筋网采用¢6.5圆钢,网孔间距@200×200。 沿锚头水平方向焊¢14圆钢一根为加强筋。

  坡面采用细石砼,砼标号为C20,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5,水灰比为0.4~0.5,石子采用粒径为5mm左右的瓜米石。细石砼中应加入少量速凝剂。

  7 降水井

  本项目的深井分为:

  降水井: 孔深38m,孔径650mm,管径300mm,井个数 26口

  观测井: 孔深28m,孔径300mm,管径91mm,井个数 8口

  井管材料参数:壁厚≥5mm,虑水段开孔直径18mm,滤料规格1,0—3.0mm

  渗透系数: K=

  抽水参数: 单井抽水 80m3/h, 群井抽水64m3 /h

  ①施工顺序

  测放井位→打井机就位→成井→安装→试抽水

  测放井位: 准确地将降水井、观测孔的位置测放到实地现场。测放位置误差不大于±10cm。 打井机就位:井位测放好后,打井机就位, 打井机安装稳正,钻孔开凿圆、正、直,井身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待井管、滤料、粘土球等质量符合要求并到位后方可开始井孔施工。

  成井:采用冲击成孔,避免使用浓泥浆,防止泥浆堵塞滤水通道。降水井、观测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凿井(孔)施工操作严格按照各种类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抽水量。水井严格按规范施工和验收。

  安装: 井管壁厚不得小于5mm,滤水段开孔φ18mm,开孔率18~25%,包三层60目滤网,井管连接段密封可靠,井管居中,偏差不大于1cm。井管安装前检查井身的圆度和深度,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井径。孔底不得有沉淀物。安装井孔管时采用扶正器下管,使井孔管位于所凿孔中心。滤料为滤料规格为1.0-3.0连续级配石英砂,动水投滤料,投放滤料时应沿井管连续均匀填入,要求密实。投粘土球止水应捣实,不架空,发现中间卡塞时应及时处理,并测量记录其位置和数量,以保证填封密实。成井完后,应立即洗井。自下而上逐段落洗井,至水清砂净。

  试抽水: 抽水井要求出水量均能达到计算时确定的排量(64m3/h),抽水半小时(稳定流)取水样,含砂量应小于十万分之一。要求观测孔反映水位变化灵敏。

  观测井设计深度为场地地面下28m,成井直径300mm,井管采用φ91钢管。应保证观测井的灵敏度。施工要求同管井施工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