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论文【集锦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45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音乐教育论文10
摘要:教学前的“试讲”是师范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实习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初步训练。本文通过试论音乐教育实习中“试讲”的重要性,介绍音乐学科中“试讲”的特殊性,研究“试讲”应具备的各方面能力,并解答如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习;试讲;重要性
普通高校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所以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学生要胜任教师这一职业,除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实践的磨练,以达到经验的积累。基于长期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理论分析,有学者指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应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1。所以作为教师教育和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试讲,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试讲的概念
试讲,是指高师学生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在同学之间模拟中学课堂教学,进行讲课练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试讲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使学生获得教学的真实感受,克服正式上课时的紧张、盲目心理,逐步培养基础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2。全面学习试讲的过程,提高实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
(一)试讲的功能
试讲是上课前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使上课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为提高上课质量而服务。从目的来看,试讲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高师学生教学能力而开展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方式。从内容来看,试讲涉及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试讲是一种比备课更精细、更精准、更精密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二)试讲的形式
根据试讲对象的不同,笔者将试讲分为两大类:1.自身试讲此类试讲的对象是受教者本人,即在教案形成后,自己身兼授教者与听课学生两个身份,想象情境。反复推敲琢磨,力求教案完整,教学语言组织准确、清晰、流畅,把教学内容要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详细、清楚地表达出来,在关键环节衔接连贯自然。当然,这种试讲没有真正的教学对象(中小学生),试讲者难以进入真正教学状态,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只能作为三种试讲形式中的第一步骤。
2.指导教师组织试讲
对于还没有正式进入课堂授课的实习生,因其缺乏经验,指导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教师组织试讲时,一个学生为试讲教师,老师及其他学生充当学习对象。这样就形成了一人讲,众人听,大家评的形式。
(三)试讲的效果
笔者实习时,曾听同窗上过一堂《民歌》课。因为首次上课,也并没有经过试讲,是比较紧张的。结果,在整堂课中出现“那接下来呢”这个词不下几十遍。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种厌烦感,所以在整堂课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教室就出现了窃窃私语的现象,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了,所以可想而知,整堂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拿另外一节经过反复试讲才正式进入教室的课作比较。讲课者经过多次试讲,指导老师与同学给出意见并让其反复修改,一堂课的下来,其自然是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这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一堂有准备的课一定比没有准备的成功。
二、音乐教育实习中试讲的问题
校内试讲就是实习前的练兵。学生跳过了试讲这一环节,直接从理论到实践,难免对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握不住。如果试讲期间不能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而是到了实习学校才临时抱佛脚,那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得不到良好的实习效果的。
根据笔者自身教育实习经验进行总结,将实习后存在的试讲问题分为三类:(一)试讲前后仍会出现问题试讲毕竟只是在正式上课前的演练,即使教案做的非常完备,试讲非常成功,但终不能避免正式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所以,试讲后仍然会出现问题。究其原因,笔者将其分为三点:1.听课对象不同试讲时听讲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自己的同学与指导老师,听课对象的知识水平不同。面对与自己知识水平相同,甚至高于自己的老师,授课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展示自己的授课能力,因此一部分学生的讲课心态改变,他们使用华丽的、富有诗意的书面语讲授,华而不实,因而试讲与实际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因此“试讲”与教育实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