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类的实习报告集锦(第33页)
本文共计812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无自由起升工作装置的结构最简单,多用在露天场地起重量比较大叉车上。出入于库房、车间的6t以下的叉车多用部分自由起升的工作装置。对于在低矮
仓房和进入集装箱内进行装拆箱的3t以下的叉车,则必须采用全自由起升的工作装置。
2)按门架的级数分类
(1)单级门架:它只有一个门架,叉车沿着它起升,液压缸也短,最大起升高度永远低于叉车高度,结构简单,刚性好,只有在起升高度很小的叉车上才用。
(2)两级门架:在单级门架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内门架。它的起升高度可以高于叉车的高度,是叉车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3)三级门架:在内外门架之间加了一个中门架,形式葳节伸缩机构。它的起升高度与叉车全高相差悬殊,在要求起升高度大或叉车的全高受到限制时采用这种形式,其结构复杂,驾驶员的视野差。
(二)技术参数
叉车的技术参数:是用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的。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和轴距、轮距等。
1、额定起重量:叉车的额定起重量是指货物重心至货叉前壁的距离不大于载荷中心距时,允许起升的货物的最大重量,以t (吨)表示。当货叉上的货物重心超出了规定的载荷中心距时,由于叉车纵向稳定性的限制,起重量应相应减小。
2、载荷中心距:载荷中心距是指在货叉上放置标准的货物时,其重心到货叉垂直段前壁的水平距离,以mm(毫米)表示。对于1t叉车规定载荷中心距为500mm。
3、最大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高度是指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叉车满载,货物升至最高位置时,货叉水平段的上表面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4、门架倾角,门架倾角是指无载的叉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门架相对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最大倾角。前倾角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货物;后倾角的作用是当叉车带货运行时,预防货物从货叉上滑落。根据作业需要, 一般叉车前倾角为3°~6°,后倾角为10°~12°。
5、最大起升速度:叉车最大起升速度通常是指叉车满载时,货物起升的最大速度,以m/min (米/分) 表示。提高最大起升速度,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但起升速度过限,容易发生货损和机损事故。目前国内叉车的最大起升速度已提高到20m/min。
6、最高行驶速度;提高行驶速度对提高叉车的作业效率有很大影响。对手起重量为1t的内燃叉车,其满载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少于17m/min。
7、最小转弯半径:当叉车在无载低速行驶、打满方向盘转弯时,车体最外侧和最内侧至转弯中心的最小距离,分别称为最小外侧转弯半径Rmin外和最小内侧转弯半径rmin内。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愈小,则叉车转弯时需要的地面面积愈小,机动性愈好。
8、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轮以外,车体上固定的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它表示叉车无碰撞地越过地面凸起障碍物的能力。最小离地间隙愈大,则叉车的通过性愈高。
9、轴距及轮距:叉车轴距是指叉车前后桥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轮距是指同一轴上左右轮中心的距离。增大轴距、有利于叉车的纵向稳定性,但使车身长度增加,最小转弯半径增大。增大轮距,有利于叉车的横向稳定性,但会使车身总宽和最小转弯半径增加。
(三)叉车分类
叉车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内燃叉车、电动叉车和仓储叉车。
(1)内燃叉车
内燃叉车又分为普通内燃叉车、重型叉车、集装箱叉车和侧面叉车。
① 普通内燃叉车
一般采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载荷能力 1.2~8.0吨,作业通道宽度一般为3.5~5.0米,考虑到尾气排放和噪音问题,通常用在室外、车间或其他对尾气排放和噪音没有特殊要求的场所。由于 燃料补充方便,因此可实现长时间的连续作业,而且能胜任在恶劣的环境下(如雨天)工作。
② 重型叉车
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承载能力 10.0~52.0吨,一般用于货物较重的码头、钢铁等行业的户外作业。
③ 集装箱叉车
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承载能力 8.0~45.0吨,一般分为空箱堆高机、重箱堆高机和集装箱正面吊。应用于集装箱搬运,如集装箱堆场或港口码头作业。
④ 侧面叉车
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承载能力 3.0~6.0吨。在不转弯的情况下,具有直接从侧面叉取货物的能力,因此主要用来叉取长条型的货物,如木条、钢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