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第9页)

59 次下载 18 页 3112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一)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打好班组安全管理基础

  班组安全培训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班组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有力武器,是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组应开展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灌输安全理念,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让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培训取得实效,从而提高班组全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防范事故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的主体,班组安全制度和措施执行不到位,将会成为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因此,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不衰减、安全监督不弱化;要使制度渗透于每位员工的脑海中,用制度促进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三)安全检查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班组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通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每一处作业场所和环节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四)扎实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推进班组安全管理

  组织开展内容广泛、灵活多样的班组安全活动,是增强班组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可靠途径。班组安全活动要在扎实上下功夫,要结合班组生产实际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促进安全管理的目的。

  (五)充分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凝聚班组安全合力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安全生产一系列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班组甚至企业的安全生产。应高度重视班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把班组长培养成班组排头兵,就是用坚实的基石夯实班组安全生产的基础。一个好的班组长,不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是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不仅自身技术本领过硬,而且在安全生产上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既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大胆制止,又要善于沟通,凝聚班组合力,营造出责任风险同担、安全生产共保的良好氛围。

  (六)利用好班前会、班后会平台,让安全贯穿班组工作的始终

  班前会、班后会是班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衡量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显著标志。将安全工作列为班前会、班后会的重点内容,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证,对班组安全生产起着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利用班前会,对班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灌输,讲解安全技术要点,全面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预防处理措施,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危险及应对措施心中有数,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班后会以讲评的方式,对当天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以后生产的安全稳定。

  (七)整治习惯性违章,是班组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任务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把眼睛盯在班组,细致排查违章,不懈努力纠正违章,要从挖掘不安全的苗头着手,抓异常、抓未遂,才能做到未雨绸缪;要经常对班组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后果,根除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使班组员工能自觉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章守纪。

  结语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班组安全工作,不仅要把先进的安全理念贯穿到工作中,还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员工心中;不仅要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把安全落到实处,还要坚决杜绝违章作业;不仅要班组长齐抓共管,还要班组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的大堤才牢不可破,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胡晓辉,孙静.关于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xx,17(12):5-7.

  [2]宋振.关于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xx增刊:114-116.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第9页)6

  摘要:目的研究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以外,再采用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安全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在儿科管理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护理水平,降低不良风险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