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土木工程论文[锦集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97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项目学习模式的设置原则

  (一)项目适用性原则

  土木工程教学中,实际工程案例繁多且多样化,如何挑选符合教学的实际工程案例是决定项目学习模式成败的关键。土木工程类实际案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的内容大都来自于实践工程,这就要求所选工程案例涵盖所讲授的理论知识,难易适中,层次分明。可提供实际工作场景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借鉴意义,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项目启发性原则

  项目的选取除了要符合教学要求外,还要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智慧不可教”,在项目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设置好一系列问题,把学生引入实际情境中,少讲解多点拨,让学生自主去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去收集相关材料、知识,从而总结出结论,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变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剑。

  (三)项目可评价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模式,后评价机制是使项目能有序进行的保障。每一个项目结束后,教师都应进行评价,包括对项目选择、问题设置、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后评价机制能帮助教师有效、及时地了解授课效果,在收集动态线索的同时能使项目更加完善,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就形成了项目学习模式的上升螺旋式的闭合循环。

  四、实施项目学习模式的必然性

  一方面,项目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推动专业综合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按部就班学习经典知识,对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往往也是很多重复的题目,照搬现象严重。显然,在这种模式下,教学与改革进度不合拍,进行专业改革也是力不从心。在项目学习模式下,授课方式的改变以及所授知识的综合性特点,与专业改革力求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相吻合。另一方面,项目学习模式能有效促进校外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一直是各高校土木工程教学中常见的模式,但真正能实现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却是困难重重。从高校方面讲,由于专业综合改革实施困难,学校不能有效地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去企业,而安排一周或者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实习往往也是走马观花,实习时间与所学理论知识时间有间隔,导致学生学过就忘,不能形成系统的学习模式。从企业方面讲,各种项目都是动态的,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导致可以让学生来的时候由于学习任务不能来,而在学校安排的时间来,项目已经完成,很多内容没有实践只能草草结束。而采用项目学习模式,由于学习知识以探索为主导,知识综合性强,时间安排灵活,既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学知识,又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为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理想模式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学习模式在土木工程教学中起到至关作用,力求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改革,为推动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及贴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学习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海龙.土木工程学科教育中宜注重工程案例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xx,(2):122-123.

  [2]张国强.关于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20xx,(14):175-176.

  [3]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xx,(10):90-92.

  [4]秦丽,张平乐,徐福卫.基于项目学习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初探[J].科技教育,20xx,(1):172.

  [5]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土木工程论文9

  现阶段,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找寻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唯有如此,才能使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

  1、质量管理水平不足,并且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目前,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都相对较差,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管理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管理的质量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对于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的采用也没有规范化。这样也就使工程在施工中常常出现施工秩序混乱、偷工减料等等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然而针对存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只能在施工后发现问题再加以解决,并不能够及时的加以预防和控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