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2016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本文共计34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016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但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却对职业教育目标认识存在着偏差,只重专业技能而轻职业素质,把职业教育片面地等同于一种培养目标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一部分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令人担忧,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2016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职业素质的概念

  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职业素质。在职业素质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必备的“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以下六项内容:

  1.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2.交流合作的能力。

  3.集体荣誉感及团体精神。

  4.务实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

  5.自信心,勇于承担风险,承受挫折,并具有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6.保持进取心,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影响一个人职业素质的因素较多: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知识因素、社会智力因素、工作经历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气质性格等)。作为向社会和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加工厂”和“源头”,中职学校的教育策略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缺失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部分企业反馈的情况,当前中职学生在实习期缺失职业素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纪律性较差。

  有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的经常迟到、上课打瞌睡、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在进入企业之后依然如故,不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惰性心理严重,缺乏交流能力。

  有的学生不能甚至害怕向企业的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请教,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惯性思维,坐等师傅像学校老师那样手把手教导,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和钻研精神。

  3.眼高手低,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狂妄自大,虚荣心强,自以为了不起;但是进入企业后工作时却“拿也拿不起”、“放也放不下”,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

  4.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信,一受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在学校时有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指导,在企业却要靠自己学习钻研,掌握技能就显得相对困难些。有的学生不能掌握操作要领,又不愿意虚心请教,难免会遭到管理人员的批评指责,因此自卑自弃。

  5.不能吃苦耐劳。

  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失当,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之苦;来到企业后,在工作中嫌脏、嫌累,嫌工资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品德。

  学生在企业的不良表现,显然和学校的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塑造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使中职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细致的努力,针对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缺失的种种症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点滴做起。

  1.重视学生专业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针对社会上“职校无用”的悖论,我们应及早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思想教育应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务必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中职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放下职业学校低人一等的“包袱”, 树立“职业神圣”的观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