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实用)(第16页)
本文共计519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内部审计的有效供给不足
内部审计的`供给分为内部审计人员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两方面:1.内部审计属于组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认可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若单位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积极的审计动力,导致供给意愿不足。例如内部审计人员发现某些人舞弊行为后上报领导没有相应激励,反而落得与同事关系恶化;选择沉默没有惩罚甚至对工作评定没有影响,审计人员更偏向选择消极工作。2.内部审计范围越来越广,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具有财务、审计知识,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计算机及工程方面的知识,目前有些单位只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最低要求进行配置,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甚至有的单位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后续教育,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满足公众期望。
(三)审计工作的局限性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现代审计一般采用抽查、抽样等选择性测试方法。在使用审计抽样时,就会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这两者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审计风险。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更多的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主观判断和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其因审计人员的经验、专业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尽管使用统计抽样时,审计人员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帮助确定样本规模,并使用分析法、替代等其他程序进行审查,也可能会因为单位业务复杂、舞弊手段多样性而不可避免地遗漏和疏忽某些重要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将组织所有阶层人员的差错舞弊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问题全部检查出来。特别对于将内部审计全部外包的单位,外部人员对单位管理情况及经济事项并不了解,尽管其专业知识很强,但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在短时期内对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建议也是不现实的。审计人员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主观判断,这也具有一定的判断错误风险。
三、缩小内部审计期望差距的建议
(一)合理选择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加强与外部审计协作
目前国内外现存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高,可以更好地反映管理层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总经理领导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更好地协助管理者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更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在选择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一定要考虑好自身的需求。虽然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利益冲突,但是两者也有共同的目标。所有者希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者期望自身价值最大化也是体现在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上,两者的目标都是实现组织不断增值。对于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政府审计会反映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着重监督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内部审计需要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计活动,外部审计在实施审计时也需先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估确定审计风险再进行审计,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单位业务活动更加了解,对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更为准确,外部审计可根据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外部审计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内部审计可以借鉴其先进的方法,对于外部审计提出的内部控制薄弱问题予以重视,并进一步调查。笔者认为在外部审计能够合理地监督高级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时,选择总经理领导模式更能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增加企业价值,内部审计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期望。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
1.任何行业都有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例如获得CPA、CIA或CISA等执业资格证书,内部审计负责人在规划部门人员构成时也应充分考虑本企业的业务性质及范围,挑选具有各种专业背景知识(包括会计、审计、法律、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人才,使部门人员能够互补,增强内部审计团队力量,并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保持、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运用职业判断,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各部门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他们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但同时要注意保持审计独立性,敢于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实现“审”与“被审”的和谐。2.缺乏奖惩机制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审计并公允披露。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并有效执行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树立责任意识提升审计动力。组织内部可建立一个内部审计人员评价体系,将员工所参与审计项目的整体评价与平时工作表现相结合,年度总结时对每位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对排名靠前者给予奖励,对靠后者给予批评甚至淘汰,提高内审人员工作积极性。内部审计协会对于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者可给予通告批评或取消内部审计工作执业资格等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