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实用)(第15页)
本文共计519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培养优秀内部审计人才,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提高
医院领导层应科学管理内审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人为本,站在全局角度进行组织设置和工作安排。创建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内审人员要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发展要求,根据医院的特点,不断创新,探索符合医院需要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行业、法规和职业准则方面最新动态。通过各种培训,不断培养审计人员提高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将审计质量意识贯穿审计全过程,为促进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充分发挥作用。
(五)完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流程,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制定适合医院实际的评估办法,评估流程,宣传推动评估工作,推进审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总体水平。1.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依据我国的内部审计法规环境和文化背景,借鉴国际上成熟做法和经验,制定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培训,为制定实施各医院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工作方案打下坚实基础。2.评估流程从制定计划开始,做好组织工作,掌握方法步骤,实施阶段做好沟通,了解内部审计评价体系,按照评估办法的要求进行审计文档对标检查,查找支持评价结果描述的依据,对成效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然后进行量化评分,最终形成评估结论。3.结合医院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将质量检查及评估结果落实到考核评分,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固化审计业务流程,实现全过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审计项目归档全过程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审计质量评估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地位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可以对医院的治理、风险和控制的相关内容得到理解和深化。通过完善实施医院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不断提高审计的监督和管理水平,达到内部审计帮助医院增加价值的目的,改善医院治理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凤.内部审计绩效系统要素合理配置分析.中国内部审计,20xx(5)
[2]蔡利,黄文娟.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会计之友,20xx(2)
[3]金剑铭.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案例研究.新会计,20xx(9)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
内部审计论文7
一、引言
内部审计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20xx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见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初衷是揭露和反映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内部审计工作业绩始终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差甚远,只有了解了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期望差距的形成原因
(一)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多样
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实施审计的过程及审计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公众对它的期望差距较大。目前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期望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揭露差错舞弊,监督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来帮助企业进行价值增值,与社会审计中公众要求审计独立公正的评价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有所不同,这种期望更多地体现为管理层及所有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所有者期望内部审计能够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增加组织价值的同时能揭示管理层的差错舞弊情况,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有所不同,管理者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帮助监督或检查组织内部的某一部门、某一制度或某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活动,查找组织内部各部门履行受托责任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适当建议,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增加组织价值,并不希望内部审计揭示自己的受托责任情况甚至某些舞弊行为。管理层与所有者期望的差异使得内部审计处于尴尬的位置,内部审计组织形式的选择,会影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态度。管理层对于这种机构设置是否认同并予以重视,关系到内部审计制度是得到真正执行还是流于形式,如若内部审计工作与管理层的某些目标相违背,甚至曾揭发某些管理层的舞弊行为,管理层宁愿让内部审计闲置,这是拉大期望差距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