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专业论文15篇(第19页)

本文共计422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准确把握课程特点

  很多用于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在特点上表述很多,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3个基本特点:

  1.基础性。根据“必需”、“够用”原则,教学内容只介绍“四基”内容,即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基本会计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2.通俗性。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会计知识的背景,因此内容上必须遵循“专业知识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述会计理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实用性。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用性是其基本的要求。实用性要求教学内容能直接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服务。

  (三)选用合适教材

  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知识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各种兼容性很强的教材是很不适应的。如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同属非会计专业,但对市场知识、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毕业后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非会计类专业会计学教材的选用,应反复甄别和筛选。首先,选用高职高专类教材;其次,选用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如旅游会计、营销会计等等。确实没有针对专业的,在选用通用教材时,要注重实用性,且在制订授课计划时按大纲予以调整。

  (四)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从上述情况看有所不同。在会计专业,会计学由于是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具有前导性,大量内容放在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中,同时还开设有经济法、税法等课程,因此在会计学中只讲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即可。但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不存在会计学的后续课程问题,一本书就要解决所有的会计核算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因此教材内容宜宽不宜窄。

  笔者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出纳知识、税收基本知识等课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其内容应包括以下4个部分:

  1.会计核算知识

  主要将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内容糅和起来,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具体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任务及核算方法;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6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意义与作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的试算平衡与记账错误的更正;账簿的结账与对账;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本部分应侧重于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不要求学生过多掌握具体的账务处理办法,只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领会会计工作过程。内容按照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一顺序加以展开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完整地理解基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看得懂基本的会计账,懂得企业经营、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能应用所学的会计知识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比如,通过学习明白企业的经营涉及哪些税费,在经营中如何合理地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2.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由于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最直接的渠道和最直观的方式,学会阅读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基本功。因此,在讲述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俗地讲解6大会计要素的现实经济含义和作用,剖析三大报表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报表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只要求学生能看懂。其中重点又应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其次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对于较难的现金流量表不作专门讲解,可放在现金的管理和核算部分作简要的说明,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现金流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3.出纳知识

  本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现金管理和控制制度、银行结算方式、银行存款管理和控制制度等内容。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开支范围的规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处罚等问题;懂得钱账分管制度、现金开支审批制度、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清查制度、现金保管制度、保险柜的配备使用制度等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于银行结算介绍主要的银行结算方式,重点是银行结算纪律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常见国内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种类和特点、银行结算的基本原则、办理银行结算的基本要求、单位和个人应该遵守的结算纪律、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应负的责任、银行账户的使用要求等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