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论文集合15篇(第18页)
本文共计440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六)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负责人,加强专业教师梯队建设,加强对外交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强化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MOOC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研究组织、专业培训班、团体和学术会议,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以团队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汲取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理念和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从行业聘请兼职教师担任相关课程教学,选送专任教师到小学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从行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到学校兼任教学指导,发挥外聘教师和客座教授的作用。
(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我们积极申报各类培训项目,拓展在职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认真完成“国培”“区培”计划培训,让参加培训教师受益。努力做到学员返回原单位能将培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地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连接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利用专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积极担任桂林市各项音乐赛事的评委工作,担任桂林市小学音乐教师考核评审工作,担任桂林市小学艺术示范校测评评审工作,切实做到人才服务地方教育。坚持打造一支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艺术团,积极参加桂林各类文艺演出。如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艺术巡游、“周末大家乐”专场、桂林“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桂林社区文化活动演出等主题文艺演出。
四、结语
在基层小学音乐教师匮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和从教能力与岗位脱轨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应该紧密围绕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与地方共同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打造优质特色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xx]6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Z].教职成[20xx]10号.
[3]雍敦全,潘昱州.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xx(5).
[4]黄耀文.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xx(3).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2
引言
对于基本的素质教育而言,音乐教育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从本质上来讲,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在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一种趋势,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国教委提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也要重视音乐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本文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阐述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分析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对素质教育中进行音乐教育提供了几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
生产力发展的一大成果就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在物质文明基础上建立的,是把音乐作为主要的对象来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教育是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承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人的综合素质有提升作用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面向的是青少年和儿童,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间接的反映作用,对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意识起到了体现的作用。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它不单单对艺术美有展现的作用,并且还有审美教育的作用。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对美的审判的学习,它是通过音乐来作为一种媒介而进行的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