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论文集合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40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②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需要全面型的、高素质的人才和充满激情、正直的人。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起到广泛而深远地作用,反映时代的最强音。音乐教育也是随时代的发展、社会重大的变革,有所突破和挖掘,有目的的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当前音乐是纷繁的,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这广阔的音乐海洋。教师与学生需要沟通,相互学习,最终是使学生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目标。
③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德育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在实践中学生们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小使者。在多次艺术节、合唱节比赛中,学生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德将无法完成。
中学时代的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要培养附和时代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育才会产生效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真善美从音乐教育中获得。
参考文献
注:
①引自《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第10页
②引自《论音乐的美》第38页
③引自《乔治.艾涅斯库的创作在罗马尼亚音乐中的作用长地位》载《音乐译文1958年第2辑第56页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1
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缺口较大,以桂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桂林六城区及所辖县有六百多所小学和一千多个教学点,按照每所学校配置两个专任音乐教师的规划,需要三千多名专任音乐教师。然而,目前统计的小学专任音乐教师为五百名左右,需要通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实现,毕业于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大多不愿意下到基层小学任教,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在农村基层很受欢迎,是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根据调研,从基层小学得到的反馈意见,是他们迫切需要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多能一专的音乐课程教师。从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反馈建议中,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逐渐不吻合,培养的小学音乐师资从教能力弱、专业技能不凸显,教学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落实不到位,教学内容陈旧,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课程体系缺乏衔接与逻辑性,地方与行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不够深入,师资队伍培养滞后,缺乏行业实战经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强。
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强化专业特色为中心,围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指导思想,促进专业建设,整合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突显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以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会备课、会上课的能力,具有扎实的音乐技能基本功,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以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具备从事音乐教育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具备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等能力,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具备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实践育人平台,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学团队,培养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队伍,构建小学音乐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建立校地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从教能力,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