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第5页)

本文共计206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4

  摘要:

  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总结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结果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正常,余12例出现了内瘘闭塞、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内瘘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等,有效的保护了动静脉内瘘,是临床避免出现内瘘闭塞、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临床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临床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的血管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保障[1]。因此,动静脉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维护血管通路的通畅,保证足够的血流量,避免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行血液透析的长期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均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时间>1个月。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6.5±8.3)岁。入选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例,多囊肾患者2例,其他12例;透析期间,有12例患者出现内瘘闭塞,其中糖尿病患者4例,新瘘2例,低血压2例,压迫不当4例;有3例患者出现内瘘感染;2例患者内瘘局部红、肿、热、痛,经过临床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另1例为糖尿病患者,处理后局部症状得到缓解,但内瘘出现闭塞。

  2、护理

  2.1术前准备①向患者详细讲述造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给予术中的配合,告知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坦然接受手术。做好术前出凝血时间的检查。②嘱咐患者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切勿在造瘘侧的手臂上做动静脉穿刺,尤其对于头静脉与桡动脉。同时保持造瘘侧皮肤的清洁,防治皮肤损伤及术后感染。③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结构,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和油腻食品。

  2.2术后护理①患者术后5~7d内,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抗凝剂治疗3~5d,如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等,必要时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防治患者血管内凝血[4]。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1w至拆线处理。指导患者保持术侧肢体的干净,避免潮湿。保持包扎与敷料,不随便乱动,以防止伤口感染情况发生。若出现渗血现象,应及时给予处理。②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否则立即联系临床医师,及时给予再通。③内瘘术后早期指导患者穿袖口宽松的内衣,并抬高术侧的肢体,以便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程度。指导患者造瘘侧肢体做适当的握拳动作、腕关节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在包扎伤口时敷料不宜过多,压力不宜过大,以能扪及出内瘘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准。同时需避开其他的外来压力,减轻压迫,避免内瘘出现闭塞现象。④促使内瘘尽快成熟。在术后1~2w后,若患者的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情况发生,愈合良好,则可以知道患者做一些健瘘操,如用术侧的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次/d,10min/次;或用手、止血带等在吻合口的上方进行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松开1次/15~20min,重复3次/d。还可以热敷或将前臂浸入热水中2~3次/d,15~20min/次。以上方法均可单独锻炼或混合锻炼,有助于内瘘的.成熟。但>3个月后,静脉仍未见到明显的扩张、血流量不充分等,则表示内瘘失败,需要重新造瘘[5]。

  2.3内瘘期间的护理①穿刺前对瘘管进行评估,有无感染、皮疹、红斑、狭窄及动脉瘤是否通畅等,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给予处理。②动静脉穿刺点的护理,在进行内瘘穿刺时,需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进行,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一次即成功,以此减少患者的痛苦。穿刺时需有计划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轮换穿刺点,且穿刺的部位需避免短路循环。2次穿刺的部位之间需间隔3~5cm[6],避免于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和避免血管瘤的发生。③动脉穿刺点需距内瘘的吻合口5~6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则应避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的方向穿刺,两针之间的距离在8~10cm以上,且避免在同一血管上,提高透析的质量。如果动脉穿刺失败,则应在动脉穿刺点下方远心端,避开血肿再进行穿刺。若透析过程中出现血肿现象,再次穿刺困难时,则可将血流较好的静脉端改成动脉端,并与动脉透析管相连。再另选其他部位进行静脉穿刺,与静脉透析器相连,以此来保证继续透析。若静脉穿刺失败,则可在近心端处避开血肿后再做穿刺;最终保证透析的继续进行。③穿刺后的临床护理穿刺后给予正确的拔针;透析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止血:以食指和中指压迫住穿刺点的上下缘,将手臂略抬高,减少静脉回流的阻力,加快止血的效果。在加压止血时,力度需适宜,以不渗血和能扪及到震颤、听到杂音为宜。压迫时间为5~10min以上,也可以采用无菌纱布在针眼处按压15~20min,然后用弹力绷带缠绕,松紧适宜,2~3h后酌情去掉纱布[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