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

162 次下载 12 页 2064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1

  摘要: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液通道是他们的“生命线”,现将常规的血管通路介绍如下:

  1.直接动静脉穿刺

  1.1动静脉内瘘的建立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心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因可逆因素使肾功能恶化,须作紧急透析,在内瘘成熟前,可先选择动脉,静脉穿刺。

  1.2临床资料和方法

  我院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共透析15000人次,临床诊断均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桡动脉吻合,其中端侧吻合500例,端端吻合2589例,其中18例为二次造瘘,慢性衰竭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有5000例,平均年龄49岁,其中动静脉内瘘使用7年的有8例,5年的有120例,3年的150例,1年以内300例(做肾移植术)。在维持透析过程中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8例,出现内瘘狭窄2例,形成动静脉瘤的3例。

  1.3方法

  动静脉内瘘(NAVF)手术时,将用上肢动脉与静脉端侧或端端吻合,以前者多见,术后2~6周静脉逐渐扩张后便可使用。在扩张的这段静脉上穿刺,既可得到足够血流量,也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患者活动受限程度小,感染和血栓形成并发症减少,穿刺成功率高。

  2.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准备

  (1)告知患者造瘘的重要性、方法及如何进行术中配合等,使其心理上“有备而来”,能坦然接受手术。

  (2)嘱患者保护血管,切勿在准备造瘘侧手臂作动、静脉穿刺,同时应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做DAVF吻合术必要性和安全性及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防范措施。

  3.术后的护理

  (1)术后5~7天内,患者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不要随意去除包扎敷料,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应立即和手术医生联系,以得到及时处理。

  (2)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

  (3)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减轻末梢肿胀。并遵医嘱服用抗凝剂,以减轻肿胀程度。造瘘肢体适当做握拳动作及腕关节运动。包扎伤口的敷料不宜太多,压力不宜太大,以能摸到内瘘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并避免其他外来压力。造瘘侧血管严禁用于测血压,做冷热敷,输液或抽血。

  (4)促使内瘘尽快“成熟”。

  4.DAVF适用护理

  4.1预防感染

  血透全程要规范操作,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严格消毒,在预冲管路全过程绝对无菌,穿刺时要戴口罩、帽子,消手,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使用一次性穿刺针,严防局部血管感染而影响瘘管的寿命。

  4.2要有熟练的穿刺技能

  在穿刺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血管,尽量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不成功时,要另换一处穿刺。

  5.正确选择穿刺点

  (1)穿刺前的检查与评估:每次穿刺前,护士应评估瘘管情况。

  (2)穿刺要点:

  ①选择正确穿刺点。动脉穿刺点离开内瘘吻合口5~6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方向穿刺。两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在8~10cm以上,但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

  ②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其次钮扣法,切忌定点法。

  ③提高穿刺水平,力争一针成功。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防止医源性感染。

  (3)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指压法常以食指及中指压迫穿刺点的上缘及下缘,手臂可略微抬高,以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加压止血力度适宜。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