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开题报告

本文共计27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选题背景
苏童作为著名先锋作家,其代表着《妻妾成群》为读者描绘出可悲可叹的女性世界,在男权文化的压迫下,这些女性戴着“镣铐”起舞,通过对女性可悲而又惨烈的形象塑造,从而让“一夫多妻”这一早已被纳入历史尘埃中的封建制度再次被关注。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女性社会地位在新时代得到显著提高,但对旧社会男权社会下女性生活状态进行描绘,分析女性的心理及角色定位也能更加让读者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压迫与女性的悲剧命运。
  • 选题意义
从现实意义来看,《妻妾成群》描写的是接受过教育的女学生颂莲在嫁到传统守旧的封建大家庭中,又在“妻妾成群”的斗争中被动走向崩溃的悲惨故事。作品所反映出的核心在于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本质,对一夫多妻婚姻的批判以及对妻妾们悲惨命运的同情。通过对女性视角进行观察,苏童能够鲜明地对以颂莲为代表的虽然“形新”但是“神旧”的形象进行塑造,也对这种“新女性”与“旧女性”的抗争进行了交代,这对于当今读者了解旧社会历史民情也将有着重要作用。
从理论意义来看,对于苏童写作风格的研究较多,对于女性角色的情感分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妻妾成群》中的女性角色形象进行分析既可以引人深思,同时也能够在女性形象分析过程中,让读者能够以更多的视角去洞悉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的生存状态,并通过《妻妾成群》中的写作手法、写作情感的分析,从而对该中篇小说及其所“新女性”形象形成深刻分析,这对于丰富相关研究来说也将起到正面作用。
(三)相关理论研究
高瑜爽(2017)在《论《妻妾成群》中女性之丑》一文指出《妻妾成群》是苏童"红粉系列"探索和实验的典型代表。苏童能够从客观中性的角度出发对新旧历史转折期的女性生存境况进行刻画,并塑造了诸多丑陋的女性形象,赞扬了苏童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通过对女性内心本质的挖掘,并在男权话语下揭示了女性丑的意义。
戴佳音(2018)在《从《妻妾成群》看旧时代家庭女性的生存形态》一文中对苏童的语言驾驭能力、想象虚构能力进行了肯定,并对女性的生存形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女性角色在陷入困境后奋力挣扎却无法挣脱的根本原因,归纳为根深蒂固的男权至上观念、女性群体相互倾轧的心态、经济依附地位三项因素。
杨帆(2018)在《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童的《妻妾成群》》一文中对苏童的《妻妾成群》小说从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妻妾成群》进行了阐释,指出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追求男女两性平等、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美好社会理想。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及实现途径

  了解苏童小说独特之处

  认识苏童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意义

  3.挖掘《妻妾成群》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内涵

(二)重点研究内容

  女性角色的状态的分析

  女性人物的生存境遇分析

  女性形象的意象化分析

  悲剧形象代表分析

  主角形象特征分析

实现途径

  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搜集了关于研究内容的大量资料,立足所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与整理,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得出观点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三、

  [1]杨智慧. 唯美中的残忍世界--浅析苏童《妻妾成群》[J]. 北方文学:下, 2016(3):26-27.

  [2]丁仕芳. 试论苏童《妻妾成群》中女性人物的颓废美[J]. 长江丛刊, 2018(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