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析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培养论文(通用13篇)(第8页)

本文共计349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现状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鞭辟入里,恰到好处。高校应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把加强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以管理活动来教育学生,以育人来促进更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2]朱文.新世纪高校大学生管理初探[J].前沿,2003,(4).

  [3]许明璋,彭卓,张毅博.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5.

  [4]赵留舜.高校大学生厌学倾向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3.

  [5]杨桂敏.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浅析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培养论文 篇5

  摘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素质,面对着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解决途径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开始逐步推行学分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因此,只有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是高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了各个高校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

  2、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以后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不知道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大学里随波逐流,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为学习制定计划,就算有目标,也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知识、考试不挂科或者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上,只有在考试来临或者需要考证的前期,才会强迫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3、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受到百般呵护,父母凡事都包办、替代。小到生活细节,大到读书。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专门陪读。不少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在宿舍里忙东忙西打扫卫生,而学生在边上袖手旁观。诸如此类,致使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退化。上了大学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又过分依赖老师,他们已经习惯由别人帮助处理问题,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完全没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

  4、缺乏自控能力。当代大学生自尊心强,希望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上,逃课、迟到和早退现象频频发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总是不由自主地的玩手机“开小差”;在生活上,上大学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时常没有节制地花费,铺张浪费,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尽管有人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也对自己进行了计划,但一旦到了要实施计划的时候就不断地推迟,总想着明天再做,时间一长,就没有什么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自控能力的缺乏导致各种目标都流于形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