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精选40篇)(第24页)
本文共计990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老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是这一部分学生应首先了解的,而对于有一些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硬件安装及系统安装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任课老师应在教学和引导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合作或个人组装出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从安装硬件开始,让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的构造,再通过系统安装,让组装好的计算机能够应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在Word、Excel以及PPT等计算机基础软件的部分,教师需要仔细讲解,最好能按照实际应用,比如在通知、排版等实际应用很强的方面多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基础运用做到熟能生巧,同时也能掌握以后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专业方向来提供一定的原始素材,并制订出完成每个素材所需要的任务细节,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合作完成,小组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创造出具有小组特色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上述操作水平后,任课教师要布置一些比较难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完成,通过学生自己或组队的操作,强化学生的知识点,从而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在经过基础学习后就能够做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证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18
摘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毕业时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使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探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而Word、Excel、PPT则是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内容,因此,学生必须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提升计算机水平、如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就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所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有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的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职校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课爱走神,如果课堂授课内容没有吸引力,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开端,能够为接下来的成功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师创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问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目光,促使他们对问题展开思考,让其置身于问题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有实际生活素材作为基础,使学生的思维在多维度中拥有自由的空间,从而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如,在“公式与函数”这一节内容中,我就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情境。首先,我展示了一幅王者荣耀的图片,问道:“同学们平时玩不玩这个游戏?大家的战绩如何?”学生们纷纷回答:“玩儿,有胜有负。”我又问道:“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excel表格来统计出胜利和失败的次数呢?”学生们的兴趣被我一下子带动起来,这就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铺垫。我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化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消除他们内心对于excel的畏难情绪,从而顺利地开展新课。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2开展小组教学,提升学生水平
每个人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在听课后进行自学,就会出现吸收不充分的现象,因此,就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提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布置一些需要小组完成的项目,把好学生和差学生搭配分组,让他们一起完成相关任务,小组成员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启发,从而共同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小组项目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的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让其通过组内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到相应的结论。如,在学习PPT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喜欢的素材,并在课堂上机操作时将素材做成演示文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搜集素材,兴趣浓厚。在上机过程中,我要求每组学生的PPT要漂亮、大气,最后评比环节要评出模板最漂亮的组。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进行制作,我在指导时发现有的组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动画来增加演示效果,通过幻灯片的切换,加入一些背景音乐或者声音,最后达到自动播放的效果。各个组的PPT风格都不相同,有的是简约、有的是山水、有的则是古典、甚至有的是动漫,最后由学生进行投票选出PPT做得最好一组。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交流彼此新想法,共同完成PPT的制作过程,这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