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籍中谚语的独有特色
21 阅读 4 页【 字体:大 中 小 】
论文助手微信:bylw8com 论文客服QQ:3456178106
禅籍中谚语的独有特色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佛教,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禅籍谚语特色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谚语是汉语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汇."①其形式生动活泼,充满生活信息.如《坛经》中有著名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谚语.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指慧能)即惠明师也."(宗宝本《坛经》)这是惠明在慧能指示下开悟后所说之语.意谓禅悟之事乃是各人本分大事,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如人饮水,感觉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以朴素的日常生活经验传达禅旨,远比长篇大论来得直接亲切,也更契合禅的本质.这句谚语因此常常被引用.例如:
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四)类似的有"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用来说明禅悟乃各人自己的事,需要自身努力.例如:
恁么则九旬无虚弃之功,百劫有今时之用.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此即是涅盘妙心,金刚王宝剑.
敢问大众,作么生得到这田地去?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续传灯录》卷三十,默堂绍悟禅师)谚语的生活性、通俗性,在学人看来更容易亲近与接受,禅师们更是可以不假思索,信手拈来,运用自然.因此,禅籍中谚语的使用十分频繁,并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一、系统性
在研读禅籍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禅籍中种种词语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充实、完整的系统.禅籍中的谚语或沿用旧谚,或创造新谚,数量众多,形式丰富,运用灵活,同样显示出内在严整的系统性.
(一)禅籍谚语往往形成系统的词语群
谚语是人民大众口耳相传,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俚俗之言,禅师在示机应机中,也往往信手拈来.不仅如此,禅师还常常根据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自创新词新义,形成一系列的词语群.
禅林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日常劳作是禅林生活、修行的重要部分,反映在书面语中,便形成了关于"牛、马、驴、狗"等的词语群.其中,"牛"系谚语较多.如:
(1)按牛头吃草
(2)出牛胎入马腹
(3)牛头没,马头回
(4)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5)骑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6)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
(7)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
(8)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早知是牛
南禅宗崛起与鼎盛期主要活动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IANDAIXUWENY2014.11而水牛则是南方农耕生活的体现.此外,佛经中以"牛车"比喻大乘教法,以"人中牛王"为佛之德号,这对禅宗典籍中的"牛"的意象使用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以"水牯牛"喻自心自性,以"白牛车"喻微妙禅法等等,"风穴铁牛""涌泉骑牛""刘铁磨老牸牛"等公案也以"牛"为隐喻.
因此,"牛"系谚语的广泛使用亦在情理之中.
"马"系谚语也较多,仅"良马见鞭影而行",就有"神骏不劳鞭影""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素非良马,何劳鞭影"等多种表达方式.再如:
(9)隔窗见马骑
(11)骑贼马赶贼
(12)差病不假驴驼药
(13)画虎不成反类狗
(14)驴事未去,马事到来
(15)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16)咬人屎橛,不是好狗
(17)狗儿戴纸帽,猫儿着靴行
(18)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
(二)禅籍谚语多同源异形、异源同义
所谓同源异形,指不同的谚语变体内容大同小异,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如"金屑虽贵,眼里着不得",谓黄金屑粒虽然贵重,但绝不能放到眼睛里,喻指言句作略等对于禅悟是多余甚至是有碍的.例如:
(19)"如何是浮沙何处停?"师云:"金屑虽贵,眼里着不得."(《祖堂集》卷一六,南泉和尚)
这句谚语有多种表达形式,如:"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眼中翳""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金沙堕眼中""眼中金屑""眼中着屑""眼中屑""眼中无金屑"等等.也可以省略后半部分,以歇后语的形式出现.例如:
浅谈银行合规文化
有关酒文化的论文2500字
大学生话剧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15篇
[精]健康管理论文15篇
供应链管理论文【通用15篇】
健康管理论文[优选]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例15篇)
健康管理论文【常用15篇】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优秀【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