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表情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现实意义论文(第2页)

60 次下载 3 页 380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对社会热点的折射,强化受众的舆论意识

  表情包的更新素材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或者当下流行的娱乐文化。例如,最近兴起的"雨女无瓜""你怎么可以这个亚子"以及前段时间大火的"苏大强"语录,皆是来自大火的热门电视剧;诸如"文物表情包""政务表情包"都是对文化传承以及社会政务的直接体现,这一类表情包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社会参与性。

  3、表情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侵权现象日益严重

  表情包无论从制作还是使用层面来看都必须在权利允许的范围中进行。在表情包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若制作素材是真实人物图像则必须尊重人物的肖像权,需要在图片当事人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商业运作,否则便构成侵权。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艺龙对"葛优躺"的表情包用于微博商业运作,被法院判定为侵权,最后艺龙被要求公开道歉并且赔偿葛优各项经济损失共达7.5万元。

  3.2内容愈发低俗化

  表情包的制作便捷也造成了其内容的低俗化,使得低级趣味表情包在网络上泛滥,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现在的年轻一代人几乎是伴随着电视、网络而成长,比起老一辈思想更为开放。因此,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语言用词略显张扬甚至充斥着色情、暴力等。针对这一类用语便涌现了一批内容不雅的表情包,这在很大程度上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思想,严重的会对青少年的言行举止产生恶劣的导向作用。

  3.3语言交际能力的丧失

  人的`大脑具有"捷径"倾向,即大脑在活动时会倾向于选择更为方便的方式去处理事件。由于表情包的发送极为快捷,轻轻一点便把情绪与想法传达给对方了,这就造成了大众文字交流的惰性。在传统的聊天模式中,人们在表达信息前需要进行合理思考,对语言进行组织,编辑文字这样一套大脑活动流程,过程是理性的,思维能力也是活跃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族内部统一的语言,语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纽带,[3]而表情包的使用逐渐使大众丧失了全面的语言交际能力甚至出现了"懒得打字"的怪象,这种现象对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

  3.4群体极化现象滋生

  表情包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群体对一类人物或事件的过分解读甚至扭曲化。举个例子:因为《偶像练习生》爆火的蔡徐坤由于长相秀气,为人温柔而被部分网友定义为"娘炮""不是男人",于是蔡徐坤的相关视频被这部分网友截取下来做成了各类表情包,并在一众不看好蔡徐坤的网友中广泛传播,目的就是诋毁、黑化蔡徐坤以满足自身的"原则".这一极化现象无疑是消极的,对于事件当事人来说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权利的侵犯。

  4、对表情包亚文化传播的引导

  4.1提升大众积极的情感素养

  大众使用表情包无非是对聊天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或补充,因此对受众情感的管理是保证表情包文化良性传播的前提。情感的优劣决定着人们情绪的表达、语言的组织及行为的表现,它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际传播能否良好地进行。无论从表情包的制作还是传播来看,它都受人的情感意识的控制。鉴于此,大众必须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使用什么样的情感,要对自身情感进行理性调节,培养正确的情感意识。只有在提升了大众的情感素养之后,人们才能理性地创作合乎情理的表情包,才能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正确的表情包。可见,积极的情感素养是表情包文化传承的保障。

  4.2清理表情包生产环境,推动积极的文化传承

  梳理好表情包传播的侵权界限。首先,需要制作者有明确的权利意识,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表情包创作,不以商业价值作为制作表情包的唯一出发点;其次,内容主体对象在自身权益遭受侵犯时要有积极的维权意识,不忍气吞声助长侵权者的气焰;最后,传播过程中的大众要积极对侵权行为进行举报以及反馈,不能明知不合理却因为有趣而随大流传播。

  摒弃低俗表情包生产,注重内容的高雅文明。表情包作为新潮亚文化的体系,是网络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职责。因此,表情包从内容方面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优秀的表情包文化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