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现实意义论文
60 次下载 3 页 380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表情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现实意义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表情包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及现实意义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在网络与媒体互融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软件,网络聊天已成为一种风尚。随着文化的演变,人们的聊天互动不再局限于文字、语音等最基本的传播介质,一种有趣、生动而又直观的形式--表情包,逐渐在聊天中流行起来。网络用户倾向于使用一些可爱的卡通人物或者自己配上文字信息的图片来进行交流,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斗图风波。本文将围绕表情包这一新兴亚文化的兴起,对其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
表情包;亚文化;网络聊天;人际传播;
1、表情包与亚文化概念介绍
关于表情包的概念并没有特别系统的归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在传播中宣释情感的方式。它主要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各类社交聊天类APP兴起,人与人之间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时,脱离单纯的文字传播,而是运用当下流行的明星动图、语录、影视截图等作为基本素材,然后配上符合图片语境的文字信息,从而进行特定情感的传达。
而亚文化是指一种局部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相对应。亚文化是小部分群众积极打造的一种小众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具有颠覆性,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会引起极大的关注。而将表情包归于亚文化的一种也正是体现了其在小众之间兴起之后传播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的影响力。
2、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2.1使用的便捷性
表情包无论是从制作还是使用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方便的。只要是一张简单的图片素材,可以是人物、卡通、动物甚至是空白背景,结合图片语境添加一定的文字信息,一张画面感十足的表情包便完成了。随着表情包的流行,网络上甚至还衍生出了一批专门供爱好者制作表情包或者直接下载表情包的APP,从而更加速了表情包文化的扩散。
从使用方面看,表情包的传播也是非常简便的。现在大众化的社交聊天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都自带了表情包功能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各自的内部表情包进行情感表达,对于APP外的表情包,聊天软件也都实现了添加收藏的功能,一次添加便可以重复使用,方便且迅速。
2.2意识传达的丰富性
传统的聊天方式都是基于文字、语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聊天过程中的思想境界也越加丰富,这些都促进了表情包文化的诞生。表情包是属于文字与图片的衍生品,是二者共生的产物,它也是属于传播过程中的一类非语言介质,非语言传播是语言传播的补充,它涵盖了所有不通过语言表达的人类信息或人类的反应。[1]在人际传播中,它起到了对文字信息补充强调的作用。综合运用"语言+图片"可以让表情包更加的鲜明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2]传达丰富的意识。
2.3满足用户娱乐诉求,提高用户参与度
现在的聊天早已不是简单追求信息传达,更多的在于聊天互动中达到的娱乐满足感。生动有趣,幽默诙谐,表达性强是表情包被大众青睐的直接共性。根据大众传播学中所提到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接触或者使用一种传播媒体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使用后若需求得到满足,便会加深对该媒介内容的媒介印象,反之则会对媒介印象加以修正。因此,对于表情包使用者来说,表情包正是满足了他们情感的宣泄,情绪的放松需求。
在聊天过程中,互动双方互为传受者,一方表情包过来,另一方可以相应的表情包回复,形成了用表情包对话的局面。基于表情包制作使用十分便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制作自己的表情包集,保持了用户的独特性,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在表情包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使得大众的积极性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