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美论文(精选5篇)(第8页)
本文共计205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傲傥非常之
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略其事……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如果仅仅局限在司马迁本人,以及他当时处身的特殊环境,“成一家之言”或许只是他想通过写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其独到的历史见解和政治思想,并流传于世。但是,可贵的是,司马迁在表述这个“成一家之言”的观点过程中,是将历史上许多“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的文化巨匠罗列为自己的同志。结合《太史公自序》所说的其理想是使《史记》成为《春秋》第二,他自己也以第二个孔子为准的,实现孔子所说的“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名也”的创作定位,我们可以明确地见出司马迁是以写《史记》而窃比孔子写《春秋》的。这样,他的“成一家之言”观点即可理解为要通过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变化,完成一部有独到见解、自成体系的著作。从文学传播的意义上说,则可理解为:创作这部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变化而形成一家之说的文学著作,也可以是一个人最高理想和毕生追求目标,这样的著作的“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也可以使作者名垂青史。
司马迁不仅自觉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用生命实践了这一观点,或者说他用行为实践了这一思想主张。司马迁既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所以他的“成一家之言”思想在文学领域也就成为无数文学家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从而树立了文学创作的精品意识,并以此极大地鼓励和推动了文学的传播。
三、“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逐渐进入自觉发展阶段,在此氛围里,许多文人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思考和阐释说明,力图揭示和探究文学的特征与本质。与此同时,一些与文学传播有关的思想火花或鲜明的观点也得到表达,其中以曹丕《典论·论文》最为突出。
《典论·论文》包含了多方面的、深刻的文学传播思想。首先是关于文学体裁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这是从各种文章体裁最基本风格的角度提出了创作标准。从传播意义上说,一种信息进入传播过程是需要符合特定的质量要求的,各类文学因其体裁不同,在人们的接受观念中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而上述言论,正好是对此提出的。这种思想实质上是鼓励文人通过各种不同的文章体式来自觉担当文学使命,用多样性文学标准的实现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和对历史生命的悲悯,以及自我生命的原始感受,用不同的文章体式来更好地传播思想感受,在具体的文学传播信息制造中,要遵守每一种文章体式的标准和要求,才可以做到更理想的传播。
其次,《典论·论文》从文学的政治功能和人生价值角度阐发出深刻而鲜明的文学传播价值观: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与人生中的其他表现形式比较,文章创作具有无穷的、久远的流传功能。这是从政治情怀和人文关怀方面,提出了文章及其传播的价值。尽管此处所说的“文章”还不是纯然的文学,但是文学却是其中的主体。因此从文学传播的意义上说,这段话也可以理解为:文学有突出的使人名声传播后世的功能,即可以使人流芳百世。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思想,曹丕的这一认识和主张,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文学家命运的深层关注。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
中专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