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论文(合集)(第22页)

本文共计389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彝族歌舞乐器引入课堂重要性

  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孩子们自小耳濡目染,节日的歌舞是极为关键的呈现方式,让彝族歌舞巧妙融人彝族幼儿园课程建设,应该是弘扬彝族文化,从小让孩子们认识到传统彝族音乐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孩子们直接接受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孩子们应该终身学习的一项文化艺术。

  彝族器乐也是彝族人民音乐活动中极为突出的`一部分。除开部分汉族的乐器走人了彝族文化生活,这些乐器从结构上和演奏技巧上融入彝族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完全可行。一方面孩子自小就具备较好的特色器乐演奏能力是根植孩子兴趣点的一个方式。另外本身乐器的价格也适合农村地区孩子的消费,特色地区特色乐器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及其弘扬传承本土文化不无禅益。

4.彝族歌舞乐入课堂的策略

  4.1灵活师资结构,做好传帮带

  当前乐山市教育局在师资融人彝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通过公开招聘、招募助学志愿者、临聘教师、城村联姻、结对互助、跟岗学习等方式方法来改善师资结构。笔者认为还可以请一些退休的老艺人,或者农村原生态较为有经验的业余歌舞乐爱好者,来辅助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这些有着较为出色的演出经验的舞者和乐器演奏者,能真正让孩子学习到彝族歌舞的精髓。另一方面,这些老艺人们,不需要多少酬金,他们更多是以一种颐养天年的心态来做贡献。这样可以缓解办学经费的困难,年轻的老师们也可以直接学到很多技能,真正做到传帮带,形成师资结构的良性循环。

  4.2家长协助,积极配合

  幼儿园的教育鉴于孩子们尚小,难以独立地完成很多内容,因此孩子家长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彝族同胞们天生固有的歌舞细胞带来了很好的便利。一些彝族乐器的学习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监督孩子多练习,做到教辅先后跟进。至于一些歌舞,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上手起来极快,老师教,家长可以配合,多听一些公开课,积极协助老师,形成几方合力,学习效率自然极高。

  4.3就地采风观摩学习

  凉山彝族地方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当地的民间原生态歌舞众多,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天然学习资源。就地采风依托于天时地利人和,幼儿园应该不定期利用自身的优势,带领学生多做课外实践,对当地的一些民间歌舞组织或者进行采风、观摩学习,强化学生彝族歌舞乐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力,真正做到传承学习我们的地方文化。

5.结语

  弘扬地方文化,孩子从幼儿做起,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乐山彝族歌舞具有鲜明的乐山地域风情,也是极具艺术魅力的乐山地域音乐舞蹈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乐山的地域文化早已为全国人民所认知,作为本地艺术研究者,笔者深感责任重大,努力传承学习研究乐山彝族歌舞乐是值得笔者努力为之奋斗终身的一件大事,为孩子梳理一个明晰的音乐世界。

  作者简介:白海燕(1975-),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音乐,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