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城市交通设施设计中包容性设计的运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83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 公交车站问题分析

  现有公交车站设施简陋,乘车高峰期等待人群多,乘客候车与上下车的行为无序,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图 2 显示的是对地安门外大街公交车站的观察分析与人群行为编码系统。

  现有站台候车区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公交站台追求空间与材料的节省,造成站台外端水泥台面延伸不够,乘客在此候车比较危险,同时台阶跨度对不同年龄和残障人群缺乏考虑,不具备包容性和普适性。

  现有站台顶棚设计缺乏全天候思考。公交车站台顶棚设计虽然宽度足够,但由于高度偏高、斜度偏大,没有考虑到本地区气候风向等因素影响,往往顶棚无法有效遮阳挡雨,给乘客候车造成不便。站台对自然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不充分,不符合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思路。

  缺乏人性化候车休息设施。部分体弱和残障人群在候车过程中无处休息,候车人存在席地而坐、骑坐栏杆等行为,不仅危险,而且妨碍上下车的人流疏导。

  现有公交车站设计语言单一,与该区域的文脉脱节。粗暴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无法融入当地传统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的文化属性缺失。

  站牌放置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规范要求。站牌设置随意无序,乘客难以找到和识别相关设施和转乘信息。

  现有车站设施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维护修缮的需求。在清洁维护和设施修缮过程中给候车人群带来不便,也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

  2.4 非机动车停放设施问题分析

  图 3 显示的是项目区域非机动车存放设施存在的问题。

  1)现有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的种类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不同种类非机动交通工具存放的需求。

  2)非机动车停放设施未经统一规划,占用人行道,妨碍人流疏导,影响城市的整体景观风貌。

  3)现有设施缺乏全天候的设计考量,四季不同气候对停放的非机动车辆及使用者具有直接的影响。

  4) 短途的点对点交通需求缺乏系统的服务化解决方案。项目区域内缺乏基于互联网租赁服务系统的自行车租赁设施。

  5)非机动车停放场所缺乏对自行车停放的固定设施,易造成多米诺骨牌式的倒车现象发生,堵塞通道,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交通行为。

  6)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的识别性不强,缺乏具有引导性的标识,直接导致了自行车乱停、乱放。

  2.5 交通照明设施问题分析

  项目区域交通照明设施存在的问题如下。

  1)现有路灯排布不合理。路灯安放位置与非机动车停放处重叠,在功能上互相干扰,视觉认知混乱。路灯、指路牌、红绿灯等公共设施的杆线林立,各自为政,建造在人行道两侧,人为造成道路行进中的安全隐患,对于盲人等残障人员的通行产生障碍,缺乏整合设计。

  2)照明设计重装饰、轻功能。路灯照明缺乏人行照明和车行照明的区分,应该对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和找路认知进行分析,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人行和车行照明设施。

  3)交通照明设施造型缺乏统一规划,与该区域的文脉脱节。路灯种类较多,对周边景观的破坏较大。华灯形态的路灯在长安街等地应用广泛,但没有充分考虑地安门外大街的人文及建筑特征。路灯基座缺乏与其他设施和功能的整合,成为垃圾堆放和自行车存放的功能死角。

3 地安门外大街交通公共设施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3.1 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不同人群在使用公共设施过程中的身体和行为尺度成为本项目首要考虑的要素。在公交车站设计中,设计团队考虑到健康成年人、儿童、残障人群、轮椅使用者等基本身体尺度和行为空间维度对站台尺度设计的要求(见图 4)。站台和防雨棚的尺度确定主要取决于大尺寸男性的胸部厚度,前后空间能容纳两人延伸,长度为两个胸厚加心理修正量,再加功能修正量、衣厚等相关数据。图 4 左上示意图表示,成人胸厚的平均值 b=261 mm,残障人士(轮椅使用者)的占用面积长度 c=985 mm,儿童的胸厚平均值 d=161 mm,心理修正量取 300 mm,功能修正量取 8 mm.同时容纳三者共同使用候车时,防雨棚和站台计算长度应为 261+985+161=1407(mm),顶棚前伸长度 a 应该大于 1407 mm.图 4 右上示意图表示,99%站姿男该大于 1407 mm.图 4 右上示意图表示,99%站姿男性尺寸 A=1800 mm,如果心理修正量取 300 mm,鞋子修正量取 38 mm,那么公交车站高度最终尺寸计算为 181.4+30+3.8=2152(mm),公交车站的高度 B 不小于 2152 mm,公交车高度 C=3100 mm.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