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木工程论文(第14页)
本文共计370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3建筑节能意识不足
对于开发商而言,推广建筑节能技术一定程度上会推高建设成本,因此多数开发商不具有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开发商对于节能建筑的认识不清,盲目追求新奇技术或者模仿国外风格的节能建筑设计,造成了节能设计与当地习惯、环境“水土不服”,没有消费市场。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上,节能设计的管理主要由设计单位的暖通专业单独设计完成,其他设计专业人员缺乏相关的设计计算能力且不负责节能设计任务,因此各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合作,使得建筑节能设计不足。
2加强土木工程建筑节能的措施
2.1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同样需要充分开发利用新的节能技术,以在较短时间内弥补我国和国外节能技术的差距,实现建筑业的良性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宗旨就是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建筑材料,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一方面,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对建筑材料的节能性能有充分的`考虑,主要体现在材料的保暖性能上,建筑节能措施,如合理的建筑围护结构可以保温隔热,与采暖空调系统结合可以改善建筑热环境,以节省建筑的供热消耗;同时还可以与墙体改革和新型建筑材料开发相结合,节省建筑用材。同时,从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方案入手,可以更多选择可再生资源或对环境无害的材料,杜绝污染性材料和有毒材料,控制有害物质排放,实现建筑能源的绿色化;从施工方案入手,可以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另一方面,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一般为简单填埋,尚未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可再生空间。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用设计和施工入手推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再利用。首先应由政府部门主导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试点项目,展开建筑废弃物再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大力推广,相关监管部门应同时跟进,加强施工过程的排放监管,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进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建材消耗。
2.2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
要提高节能意识,首先要从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入手,纠正存在多年的建筑节能误区。建筑节能不是以简易房等降低生活标准、牺牲舒适度为代价的简易建筑,而是在保证良好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新型技术方法科学的利用能源,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其最终效果不是牺牲个人生活标准,而是通过生活成本降低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拥有正确的节能意识,相关的建筑节能推广和应用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是重中之重,为了加强技术人员对建筑节能的理解,需要定期对节能工作的设计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2.3健全建筑节能管理体系
健全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应当包括新建节能建筑准入制度、建筑能效测评制度、绿色建筑认证以及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制度等。当前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即使已经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也存在执行不严、监管不力、缺乏鼓励创新措施等问题,究其根本,仍然是节能管理体系缺乏执行力和奖惩机制的原因。因此,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法规标准,要加大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建筑节能产业政策和监管规定的研究颁布工作也势在必行。由于国内建筑节能工作展开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制定节能标准时,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和社会环境等实际条件,对地域、气候条件、人文习惯、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开展具体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社会情况的建筑节能管理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
3结束语
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能源需求形势严峻的今天,节能工作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这种形势下,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的建筑业自然需要负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改进土木工程的建筑节能工作,不仅是改善环境、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要求,更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只有促进科技创新,将环保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热]土木工程论文(第14页)](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