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木工程论文(第13页)
本文共计370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岩土工程领域。
我国地域辽阔、岩土类别多、分布广。以土为例,软粘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红粘土、有机质土等都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如我国软粘土广泛分布在天津、连云港、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昆明等地。人们已经发现上海粘土、湛江粘土和昆明粘土的工程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以往人们对岩土材料的共性、或者对某类土的共性比较重视,而对其个性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岩土工程领域研究以地方为准,各地区土类别不同,研究方法各异。而在传统的研究方面,如土体本构模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发展。
3. 土木工程展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这一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空前难得的施展才干、向国际水平冲击的良好机遇。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创新”与“循旧”相争的时代,如何把握世纪之交时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是对我们跨世纪一代人的严峻挑战。
4. 结论
本文在简单回顾土木工程发展的基础了,分别对高层建筑结构、公路隧道及岩土工程领域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就土木工程发展进行了展望。
土木工程论文10
摘要
:我国作为建筑大国,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由于建筑面积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建筑能耗连年攀升;同时,落后的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意识不足造成能源利用率低也是能耗过高的一大原因。要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首先应当从科技创新入手,选择新型材料改善建筑热环境,减少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要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加强废弃建材的再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建筑从业人员,要定期学习培训以提高其节能设计施工的工作素养,保障节能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需要建筑管理部门和企业从管理体系入手,建立完善节能工作的准入与管理规定,切实保证绿色建筑管理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能耗常年居高不下。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成左右。建筑工程另一大能耗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占到了15%以上,而这是建立在我国建筑业极低的能源利用率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在建筑设计时分考虑到建筑能耗,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基础;同时需要在建造和使用时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环境设备各部分的协同配合,这样才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1土木工程的建筑节能现状
1.1建筑能耗过高
中国是建筑业发展大国,建筑面积逐年增长带来了建筑能耗水平的节节攀升。由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区别,我国建筑能耗又可分为北方地区采暖供能、城镇地区住宅用能、公共建筑用能和农村住宅用能等多种类别,其中北方地区采暖供能占比较大,达到了总体建筑能耗的30%,同时由于居住水平的提高,包括家用电器终端在内的住宅用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的建筑总体能耗占到了社会能源消耗的近50%,而我国空调和采暖能耗又占到了使用能耗的50%,因此建筑能耗过高的问题尤其突出。而尤其对于在建成以后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设施已经基本定型的土木工程建筑,其能耗高、节能改造困难等问题更为突出。
1.2节能技术落后
建筑节能技术是综合了建筑材料、供暖制冷设备、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和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对于建筑节能起步较晚、从事建筑节能研究的科研人员相对缺乏的我国,尚且不能与有多年经验和技术实力的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虽然国家和建筑开发单位的相关工作早已展开,但普通民众对建筑节能技术尚处于新奇尝鲜的阶段,缺乏更深入的接触了解。

![[热]土木工程论文(第13页)](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