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物化学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397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生物化学理论,应对实验课程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大幅度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将生物化学与孤立的几个实验相关知识,如:分子生物学、植物或者动物生理内容串在一起,形成综合性实验设计。如蛋白质定量分析,包括考马斯亮蓝法、凯氏定氮法、Folin一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双缩脲法等,在教师系统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后,由学生根据几种不同的实验情况自行选择实验方法。
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材料收集,都由学生安排,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自我思考能力,极大程度上激发了研究生们的学习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自采取这种灵活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以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理论课时的学习气氛也有了较大改变。
3.结语
高级生物化学是生物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分子结构的抽象理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生物化学论文6
[摘要]
生物化学主要探讨生命的本质,它是食品科学、医药学、环境科学等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学好生物化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是高校生物化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生物化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xx-0603(20xx)18-0073-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但专业知识水平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创新。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启发式教学即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
一、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因
通俗地讲,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在生物化学课堂上为什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无法得出更深刻的东西,而且容易对较难的.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启发式教学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运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思考的能力,最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掌握知识。如,教师在讲解脂代谢的时候,可以联系其他两大代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异同以及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二)能够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让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这三大代谢部分的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天书。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拿氨基酸代谢来说,教师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分析,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例如,教师可询问学生在植物性食物中,如果只吃玉米和大米,会造成什么结果。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造成营养不良。但具体是如何引起营养不良,可能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师可就此进行解说。因为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全,如玉米中蛋白质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等。而氨基酸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如果蛋白质合成不能进行,就会导致身体缺乏营养。教师可用此种方式,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化难为易,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