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论文(第5页)
本文共计412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前文已经详细分析了类比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那么,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操作?下面将进行具体阐述。
2.1了解类比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的类比因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所能运用的类比例子并不多,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意识的发掘各种能够进行类比教学的因素,否则,仅仅凭借上课时的灵感,随便举例、打比方,这样的类比教学是不科学的,对课堂效果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当深入了解类比教学的特点,形成系统科学的类比教学的相关知识,在对两种事物进行类比分析时,不要拘泥于事物之间的颜色、形状等表面属性的相似性的比较,更应对二者的结构、功能进行仔细推敲和分析。对于挖掘出来的类比关系,也不能随意使用,需用讨论和反推等方式进行合理验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类比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2科学使用类比教学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化,更要求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使用,充分体现类比教学的优势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清楚的呈现两类知识之间的类比关系,对二者的性质、结构、功能等作出详尽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够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推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类比关系,对他们所提出的类比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类比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于错误的类比关系做出纠正和进行重点讲解,对正确的类比关系做出鼓励,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类比因素的了解,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3重视类比在预测和推理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推理和自学能力。对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类比法不仅在讲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培养出“像科学家一样学习”的学生。在进行类比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能够扩展知识面,而且能帮助学生以新的眼光看待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预测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各种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推理、预测和验证,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就是科学的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3、结语
总之,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在提出和建立科学假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得天独有的优势。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法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新的知识、理解新概念、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出“像科学家一样学习”的学生。
生物化学论文(第5页)4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和调节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与医学生将来就业息息相关。由于其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名词概念性强,代谢反应复杂、知识更新快及教师们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其成为医学课目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以讲授知识点为主,了解其他知识面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许多同学对其内容理解片面,对各章节知识的理解逻辑性不强,理不清各物质和代谢之间的关系,易出现记住后面知识忘记前面内容的现象,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丧失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了让医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作为曾经的医学生,并结合从事教学几年来学生反馈的困惑,作者以此为发点,探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供同行商榷交流。
1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学以致用的客观规律,逐渐引起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传授,而忽略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和理解,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教学研究、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最终取得丰硕成果。以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和护理本科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是全国医院各科室医生的主要选拔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