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417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3合理选择教材,适应学生接受专业知识
适当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更多的教师们在教材建设上提倡国外原著教材的使用[4]。《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来讲是内容比较生疏,因此,让学生接触一本好的食品生化教材,理解其内容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听英文讲授或看英文PPT,既有一定压力,又不显过大致使放弃课程。近几年,多年来从事《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和讲授课程的老师们组织编写权威性规划教材越来越平凡,尤其是双语教学的教师们选择好的教材,对于有效提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4.结束语
《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我国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性设立了课程双语教学,由于英语语言教育的环境不同,水准不在同一条线上,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将在《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上的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中,不断做出学生和专业所需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晓春,钟瑞敏,林朝朋.《食品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现代食品科技,20xx(2):207-209.
[2]易军鹏,李欣,朱文学.PBL法结合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初探.科技信息,20xx(25):151-152.
[3]刘小鸣,张秋香,梁丽,周鹏,王淼,陈卫.食品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6).
[4]文鹏程,杨晓丽.西部地区普通本科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xx(9):169-171.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3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无时不刻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现如今,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命物质性质以及结构的技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且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在不断改善着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本文综述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并总结了其运用的热门方向。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环境治理;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生物化学是由生物与化学相交织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化学反应、以及由生命活动产生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各项性质。随着人们对有关生物化学技术的研究的逐渐加深, 它在制药、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生物化学的发展进程。
这一学科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期。从最初的对于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 对于酵母菌的研究, 再到后来的20世纪初期对于激素, 维生素的发现。20世纪30至50年代科研人员们又对各项反应途径进行了探索, 发现了如三羧酸循环的基本代谢途径;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化学技术进入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理论的发展, 离不开生物化学的进步。
20世纪, 生物化学技术飞速发展。20年代的微量分析技术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的生物分子;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又使得人们观察到生物分子的结构;40年代发现的层析、电泳技术成为了生物化学中物质分离中的关键技术;而后来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又在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过程的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70年代科研人员们迎来了基因工程的重要突破;并在80到90年代进入了基因工程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如今生物化学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成为了相当具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2 生物化学的应用。
2.1 环境治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模极为庞大、关系极复杂又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干扰的动态生态系统中。随着社会及经济技术的极速推进, 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周边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中变化因素的不断增加给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城市周边土地沙化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生物化学技术作为与生态环境紧密的一门学科及技术, 对于环境的改善也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生物化学对环境的改造主要体现为:清除化学污染 (具体为减少农药污染) 、修复被生物或者化学药剂污染的土壤、净化污水以及减少白色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