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介绍+问题+应对(第7页)
本文共计123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信用问题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高效运行,加大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破坏正常的物流市场秩序,恶化竞争机制,加大守信者经营成本,破坏了公平原则;企业信用缺失,有可能出现银行惜贷、惧贷、不贷,银行信贷的门槛加高;产生信任危机。
在缺乏普遍的商业信用的情况下,货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然采取审慎的态度,其结果就是自营物流,进而表现为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信用体系的欠缺直接导致物流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效率的降低。显然,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们离"征信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种信用缺失的后果对于物流业发展影响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具体表现在货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然采取审慎的态度,其结果就是自营物流,进而表现为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本应建立的委托合同关系难以建立;即使合同关系建立,由于企业之间缺乏信用,在货款支付和货物交付问题上互相奉行不信任原则,直接导致物流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效率的降低,与现代物流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现代物流企业的诚信显得十分重要,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强化信用治理迫在眉睫。
过去市场对物流增值服务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看饼型图)
在市场经济下, 需求的不足无疑会使企业的业务无法开展。当某物流增值服务刚刚进入市场, 客户对该业务的认识不足, 或尚未意识到该业务属于物流企业业务范畴,都会影响物流增值服务的发展。又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 每个企业都产供销一体的经营习惯也使现阶段的物流增值服务市场需求不足。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全国来看,现代物流只是在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还未真正起步。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还很低。据测算,目前我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另一方面是由于有需求的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目前中国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地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划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低下,物流服务范围有限,融合程度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各自特定的服务领域。
未来的需求 但是我们要以长远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随着我国企业对增值物流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差异化与专业化,需求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今后能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物流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物流市场的放开和本身物流业的成熟,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项目上,而是不断扩展的增值服务上面。如果我国物流企业不能紧随物流发展的趋势、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增值服务内容,必将被市场淘汰。
物流的增值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还有论文没有讲述的问题:标准化,对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及包装、运输、装卸流通环节,都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导致物流的效率普遍不高。我国目前的托盘标准总数就是7000万个,规格标准多不统一,难与国际接轨,增加了企业出口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 论文已经太长了,解决的对策也能由国家来来大力的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尽快和国际物流接轨。
中国仓储协会组织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状况调查
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的物流市场对物流的增值服务有着巨大需求,物流增值服务是可供企业挖掘的一个巨大利润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