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论高校口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第2页)

本文共计48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教学模式单调

  国内高校口译教学在教材和教学设备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目前,有各种版本的口译教程,不同的学校对教材也有不同的选择。一般来说,交替口译教学被划分成不同主题,这些主题与教育、旅游、卫生、环境、科学和技术、医药等密切相关。口译教学的开展就是基于各个主题,相当大一部分教材和辅导用书也是以这种形式编写的。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主题教学,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主题字词句和表达方式,且覆盖了真正口译实践的主要领域。然而,“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题海战术,过于强调语言知识而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口译技能的训练”[3]。

  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整合和优化,反馈信息很是薄弱。在传统的语音教室里,座位是按行排列的,看起来特别拥挤,而且学生之间彼此分开,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活跃,对坐在教室后排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也很困难。但是在实际的交替口译场景中,人们通常面对面而坐,且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发言人的身体语言、现场气氛、双方关系,等等。此外,口译教学也应遵循现代教学方法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视听设备和其他技术。

  二、解决高校口译教学问题、培养交替传译人才的具体措施

  英语交替传译教学是一门新学科,具有相当大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鉴于口译教学中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就如何使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培养交替传译人才,以及加强高校口译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根据河南工业大学专业口译教学和实践,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缩减班级规模、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有机结合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

  口译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生必须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口译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课外口译任务;第二,学生不断进行独立的自我训练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和口译意识;第三,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翻译活动。口译实践中应注重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语言知识的积累,口译职业道德的灌输等等。

  口译实践的拓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纵向维度主要是指口译微技巧的实践,如:口译速记培训、笔记训练、简略笔记训练、数字口译培训等。横向维度一般是指侧重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口译话题训练。横向维度应该足够广泛,并涉及常用口译领域。在一般情况下,口译教学的规律是先纵向、后横向。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口译课老师严格坚持实用性原则,他们通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一种真正的口译氛围。例如,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同声传译室,为学生练习口译提供最先进最方便的设备和最有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在同声传译室里模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整个过程,体验真正的口译现场。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此外,河南工大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去外国公司参观或实习,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展览或体育运动会,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加强他们协调沟通能力和口译技能,从而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班级人数过多和个人专项训练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减少每班学生人数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教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既然是注重实践,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突出实践,同时必要的理论教学也必不可少。仲伟合认为,口译员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等[4]。在第七届口译国家会议上,Franz Pochhacke教授强调,在实践培训中,我们应该增加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课程。因此,口译教学课程应该有这些合理的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介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包括百科知识模块,口译理论模块,口译主题实践模块,口译技能训练模块和双语知识模块等。这些模块贯穿口译教学并发挥着能动作用。

  在河南工大的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每个口译班的学生数量被控制在20人以内,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个人都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老师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口译任务,并要求他们在扎实的双语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流利的双语沟通技巧。此外,课前发现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利于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