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精选[15篇](第23页)
本文共计449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参考文献
[1]Spady,W.ChoosingOutcomesofSignificance[J].EducationalLeadership,1994,6(51):18-22.
[2]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xx(3):32-39.
[3]宋哲英,宋雪玲.基于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J].高教学刊,20xx(16):153-154.
[4]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xx,31(3):81-85.
[5]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1):27-37.
[6]覃晶晶.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34):157-158.
大学物理论文15
一、研究工具使用较少
高等数学是大学物理通常所使用的重要研究工具。物理学只有与这样的研究工具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微积分在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当等原因,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往往与学习高等数学不同步,即大学物理一般在大一学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许多高校还未真正开设高等数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因缺乏研究工具而逐渐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和高中物理的衔接是做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如前文所述,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续和深化。坚实的中学物理基础是学好大学物理的必要条件。而且,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上,做好其与高中物理的衔接也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并非易事,因为这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乃至学生的学习态度上等都不尽相同;虽然它们在内容上大体是相同的,但在深度上却明显不同。中学物理一般是对宏观低速领域内基本知识的简单介绍,并且用既定的基本方法分析出物理模型,再套用公式、定律和定理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学习难度也不大。大学物理则不然,它主要以研究微观领域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运用高等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工具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来分析和推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学习的难度更大。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工作。首先,要制定适宜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包括参考书的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其次要充分发挥绪论课的作用和重视预备知识的讲授。其中绪论课中要介绍大学物理在具体的学科培养计划中的作用;最后还要介绍教师的讲课特点、课堂要求、授课习惯、考试方式,辅导答疑的方式方法等,让学生在详细了解和明确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差异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尽快过渡到大学物理的正常学习中。
三、新“课标”指导下大学物理教学策略选择
(一)以育人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的发展方面,大学物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好物理知识,还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实践,练就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物理教师在严格遵从《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打破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引导、自学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在独立探索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真正实现“生本”教育。在具体的物理知识讲授中,大学教师还应注重联系物理概念与理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又不至于使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接受上,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实践为取向,强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
《课程标准》中的“实践取向”理念是应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而生。它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要求大学物理教师不能停留在对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应主动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全方位发展个人实践能力,引导未来物理理论知识发展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方法的新动向。“实践取向”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物理课程首先应深入教师之心,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除讲清物理理论知识外,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并将他们的学习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即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将大学物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紧密联系,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如,让学生熟悉自行车原理、蒸发吸热、汽车的限载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关注航空航天、节约能源等科学、技术、社会现象;让学生注意捕捉新闻事件,关注新闻热点,并将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些做法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在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以致用,实现物理学的真正价值。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论文
浅议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影响经济论文
税费会计核算方式简析论文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作用论文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的测算方法论文
小企业会计准则待摊费用怎么处理
浅谈电算会计记账的方法
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例解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
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
新旧准则关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论文
会计研究之权责发生制与“待摊、预提费用”的归属
服务贸易的研究分析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公司战略下的专业化与多角化策略的选择
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论文
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与多边规则之关系论文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有关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探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