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合集】(第14页)
本文共计429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教授基础实验课程时,要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内容,甚至还要从头到尾地演示一遍实验过程,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不动脑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参考其他理工科院校课程开设情况,在完成基础性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基础性实验相比,综合、设计性实验是较高层次的实验训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情况而选择的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进行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或在教师的指点下,根据学校现有的硬软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给出科学、可靠的实验内容与步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让我们把实验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甚至激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感兴趣的相关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其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断创新。
三、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接受的第一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新教育形势下,我们应对教学大纲进行改进,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创新,进而使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大学物理论文10
1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调整
首先,应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例如,我校就针对工程类本科专业将大学物理分成了A、B、C三类,分别包含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各类工程类专业打好物理知识基础。此外在授课时应结合本专业的特征,适当拓展一些与专业结合的知识点,让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能服务于各专业的应用。在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后,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数偏少。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解决教学内容多和教学时间少之间的矛盾,尽量让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不仅要在上课时能“听得懂”讲授的内容,还要自己知道如何去下手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把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课下练习结合起来,课上教师授课时不需要面面俱到。例如,在讲述理论公式时只需要给出推导原理和所需要的数学方法即可,推导地具体过程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完成,而应该把时间花在对公式的产生背景、公式的应用范围以及理解和应用上。大部分教材在每章的后面都有小结提纲,每一章结束之后小结部分让学生自己来整理,教师可以简单提出归纳总结。另外,对一些有可比性的知识,可以精讲一类,对比性的介绍另一部分的知识。例如,在电磁学中电场部分和磁场部分知识结构基本相同,这样可以把电场部分作为讲述分析的重点。建立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后,对磁场部分的知识可以以此类推,很容易就能理解掌握。还有在力学中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动能守恒部分,也可以采取这样类比讲述的方式,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2多方式结合灵活教学
各专业学生在五年的中学物理教育后,对物理课程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给多数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大学物理课之前首先要在绪论部分指明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不同之处,更正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就是对以前知识的重复阐述,另外讲述一下大学物理的现状,尤其是前沿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授课中,为了清除物理知识留给学生的枯燥乏味的坏印象,可以借助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综合了符号、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和有机组合在教学过程中生动演示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刚体转动、弹簧振动、波动以及气体分子运动等多种抽象的物理模型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和地位不容忽略。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度依赖,忽视板书,走向了授课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另一个极端[3,4]。尤其是在讲述例题时,速度较快的展示公式以及计算过程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使得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而被迫放弃听课。如果在此时结合多媒体的图形展示,利用板书将解题过程一一详列,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着教师讲解的步骤慢慢弄清楚问题所在,实现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完美结合。此外,必要时也可要让具有一定计算机编程知识的学生来模拟或拟合一些现有的实验数据和图形。例如,在讲述热学部分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关系图时,可以让有matlab或mathmatic编程基础的学生尝试着去拟合一下速率分布函数关系图,看得到的结果是否跟麦克斯韦总结出来的公式相同,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在介绍新知识之前,首先寻找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或者阐述现有的理论和不能解决的实验现状,让学生看到以前知识的局限性,把握时机提出设想,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疑问去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解氢原子的线状光谱时,可以先把实验上得到的氢原子线状光谱一一列出,并讲明当时的理论现状(卢瑟福为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角散射部分提出了原子核模型,但该模型存在局限性,没有解决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加之行星模型应用原子体系的不适用性,势必要求新的理论介入。随后加入对量子背景的介绍,玻尔三大假设自然而然插入,非常完美地解释了原子的线状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问题。除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课下通过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成立物理协会、开展家电维修、建模竞赛、大学生竞技赛等各种活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上面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模拟、课堂设问、课下兴趣小组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模式做了初步探讨和实践。只有各种教学手段交错使用,扬长避短,才能合理利用资源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精选[15篇]
大学物理论文(精)
大学物理论文(热门)
[热]大学物理论文
(热)大学物理论文15篇
大学物理论文【合集】(第14页)
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艺术专业的毕业论文致谢词
传统木雕花板装饰艺术分析论文
声乐语言艺术研究论文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
现代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的应用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范例
配网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论文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变频调速技术的机制创新论文
浅谈基于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的集成系统研究论文
浅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的工学论文
自动化导论2000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