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精)
本文共计403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大学物理论文(精)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物理论文1
1、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国内热议的高等教育模式,泛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真正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型”特色,一直都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相对于普通本科来讲,就课程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即不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课程内容体系,而是以技术体系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目标指导下,强调理论的应用性、技术的先进性。
大学物理作为本科院校,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自然成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进入应用型课程学习的敲门砖,在课程教学中既不能照搬高水平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弱化大学物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位,而应该通过深入研究,探索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
在我校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中,我们通过与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模式,获得宝贵的经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我们另辟蹊径,大胆提出“理实一体化”的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方式是职业教育中惯用的教学手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加入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于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目标,本文中所提到的“实”并非仅仅上述内容的套改,而是一种重新的定义。
2、大学物理理实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物理课中的实践部分常常被大家理解为演示实验,对于中学阶段的物理课,实践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理论部分的内容而做的一些演示和实操验证;普通本科教学中,大学物理实验往往是一些历史上比较经典的实验项目的再现,对于授课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毫无新意可言,偶尔的创新也只是处于某些现实的目的,比如如何节省材料、如何让实验更容易理解等,从这个角度讲,大大降低了教师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创造力,对学生来讲,物理实验几乎成了一个已知既定目标,而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过程,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无法展开自身的创造性。我校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提出对基础课程内容要做到怡当适度,适当削减理论部分,化整为零,不过多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更多强调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性,为专业课程做好基础服务。因此,我们着力打造兼具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物理课程,这其中重要的尝试之一就是以实验项目开发为核心的理实一体课程建设。
实验项目开发重点在于“开发”其主要内涵是依托授课对象的专业需求与兴趣爰好,教师制定授课内容模块,并拆解为若干知识点,由师生共同制定课程实施内容,以再现、自组、演示、表演等多种形式完成项目开发,教师加以引导和提示,从而让学生获得该知识点内容,各类不同的项目可通过“微课”等方式积累和复现,形成课程的案例库。比如,对于经典力学的'传统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授课中,常规教学法是直接列出定律内容,然后写出公式,剩下的就是数学推导了,同样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一般会通过气垫导轨等方式来进行定律的验证,但往往实验部分和理论部分课程安排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无法形成闭环;我们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方式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讲行不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适度的基础知识,其中物理课要求的较高水平的高等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