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中的真理问题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64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这种一致性和严格性都与历史意识的同一性有所不同。“如果有可能的话,真理的‘拯救权力’依赖于绝对精神。历史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团体精神的核心,历史意识为个人的/私人的拯救打开了方便之门。在绝对精神的领域里,没有拯救的完成,甚至没有调解的完成。”由于赫勒给人的历史意识限定范围,认为就历史真理而言,我们永远无法彻底洞察,这样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认识历史真理的可能。
由于赫勒将历史领域的真理问题完全看成是历史个体自我历史意识的问题,当然就不存在可共享的、公度性的、普遍的历史认识。在研究传统的过程中,个人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传统的,由于存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世界,所以必然存在一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真理。赫勒从个体自由的立场出发,强调每个人自由接受适合自我的真理,这种真理的理念必然导致一个后果,我们的社会将缺少一般的、分享的、绝对的精神和观念。
这种推论的结果必然走向相对主义,真理取决于价值立场,真理变成悖论性的命题,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赫勒反复强调,历史真理取决于存在的立场。“人们可以自由的从多种立场提出问题,从每种立场看,真理都将放射出不同的光芒;由于对现代人来说不存在共同基础(除了‘自由’),每一种立场都将提出它自己的真理。”这里,赫勒实际上已经指出,这个加注引号的“自由”作为现代性的基础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赫勒设想,自由是现代人的基础,这意味着每一次论证都必须求助自由,而自由保证了论证的真与善。
在现代性里,自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所有论证的“始因”。然而,这个终极始因被以一种非辨证的方式摧毁了。“自由作为基础也就意味着一切没有基础。它意味着——这等于是一回事——奠基工作每一次都重新开始。每一项政治行为都以自己为根据,每一种生活都以自己为基础,每一种哲学都是自我奠基的。”这样,所有的哲学或理论都自由地选择任何一个起点,所有的哲学或论证都宣称自己是绝对真理,而所有的真理都仅只代表自己的立场,就必然只具有相对意义,于是真理成为悖论性结论。
在赫勒的推论中,一方面,自由的悖论性质决定了真理的悖论性质;另一方面,自我的历史意识本身是受历史时代局限的,并夸大了这种局限。“团体精神送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圈,是关于过去的圆圈(包括现在的过去)。真理就是在整体内部存在的东西——在圆圈内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存在于整体之外,至少这是可以预料的。真理是完全内在的,在圆圈之内,每个事物都是允许存在的;真理毕竟是主观的,但人们不能超出这个圆圈。”这样,赫勒把人们对历史真理的认识限定在历史牢笼中。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