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历史中的真理问题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64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一,哲学把自身建基于一个,而且也是唯一的一个现实上,正是这个现实为“什么是真理”提供了答案。哲学真理(既包括存在的真理又包括存在物的真理)仅通过哲学揭示。

  第二,哲学把真理和非真(比如,神话的真与非真;荷马史诗的真与不真;悲剧的真与不真;历史的真与不真)区别开来。意义生产的复数真理是分层的。它们在2500里持续重新排列。

  现在,在后现代时期,划分意义生产范围(真理)头一次成为怀疑。也就是在现代,有些提供意义的领域被提升到大大超过日常现实的范围之上,以多种多样的次领域来划分真理,从而导致了一种“真理生产”持续增长的职业化。文化更明显地被分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文化,而提供真理就仅仅成为高等文化的目的。在此,赫勒隐含的意思是要说明,“真理生产”持续增长的职业化必然导致真理的话语霸权。

  基于对真理概念的分析,赫勒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观念。赫勒试图将两种似乎完全相悖的推论:“真是总体性”(黑格尔语)和“真理是主观的”融合在一起。赫勒的真理观念深受克尔凯郭尔启发。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最终的判断是:“只有启发性的真对你而言才是真理。”

  在《非科学结语》中,他以更详细的方式表达了这一观点:“在最富激情本性的某种最本己的东西中,一种客观不确定性即时抓住的是真理,最高的真理为存在的个体所获得。”在这种意义上,真理就是确定的主观性。

  真理是主观的,只有启发性的真理才是真理,赫勒对此进行了理解和扩展。首先,启发性的真理是针对每个不同个体的;其次,这个理论假定了存在多种不同的真理;再次,真理是历史的,在我们历史的现在中有多种真理。

  这样在真理问题上,就推断出一种认识论的开放。对绝对真理而言,确定性是可能而绝不是必须的方面,绝对真理可以是发散的、直觉的和顿悟的。宇宙,数字和符号的世界,对人来说上帝全能的方式成为真理就是因为它们是不可理解的、神秘隐蔽的,而不是因为人可以逐渐的理解或通过扩大确定性了解。

  赫勒坦言,事实上,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一样,一概排斥前康德时期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康德式的命题只能代表它之前的时代。在后现代知识理论的框架内,被调整了的克尔凯郭尔式的真理观点发挥着完全的作用。在今天,真知的内容和标准是历史性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对它们来说是共通的。

  在后现代的视野中,主体间性的建构已经成为信条,人们的意识与认识对象的吻合是一个无需思考的论题,因为这样的吻合不会正常发生。对后现代主义者来说,真知是作为社会产物显现的。把真知和意见完全并置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当真知不是作为一种本质的确定性来理解的时候。在赫勒看来,启发性的真理可以是超历史的,“后现代就是作为人类条件的历史境遇的和解。只要真知被关注着,我们就关上了我们的历史性的大门。真理不是由真知来确证的,但真知能成为真理(如果它有启发性)。可是一旦真知是富有启发的而且成为了真理,不必要保持真理的历史特性。”对赫勒来说,真理不意味着是总体的全面的,总体意见既不是真理标准,也不是真知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内容,也因为不同领域的真理标准不同,真理总在变化。“关于个案的真知——那怕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对那些生命与之相关的人来说,也能够成为真理”。真理成为生命个体的自我感悟,只有与个体生命紧密相关,或者对生命个体有所启发的东西,才可能被认为是真理。

  正因为真理因人而异,真理标准是变化的,所以,对后现代来说,建构一个不堪重负的单一真理概念已成为很大的问题。对于真理来说,没有什么的普遍答案,至少没有一个持续长久的概念。对待历史真理,海德格尔不得不承认,过度构建真理概念不等于真理,但等于承认真理,所以,他所能做的也只是持续地撞击历史性的牢狱之门。当然,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是放弃真理问题。

  赫勒指出,“这种真理的理念与真理概念以同样的方式得出,即通过辩证的否定而来。真理理念并不否定真理概念的可能性和相对性。但是它否定真理是具有普遍效力的独一无二的真知;而且,它也否定真知应该普遍地决定什么是真理。它否定形而上学的权威,否定那些一劳永逸地获得真理的科学,否定所有那些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或什么能是真理的声称。它也否定真理概念的`垄断性。这样,赫勒从对真理概念的界定转向对真理理念的揭示。“只有那些启发你的才是对你来说的真理”的准则,使真理多元性和真理概念多元性的大门敞开。这个准则不会告诉你真理是什么,也不会揭示真理是什么,而是一种有关真理的理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