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逻辑与文化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147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 3) 论证方法 2: 假设演绎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演绎法和假设引入法的结合,借鉴了现代文化圈中的学者在数学和其他经验科学中确定公理或预设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 当一个假设得到所有已知证据的支持、并与所有已知理论协调时,若它的反例在某一领域中是不可想象的,则选取该假设作为上述领域中的公理; 反之,作为默认假设。由此,它在某个范围内被接受为论证的出发点,进而截断合理性辩护中的无穷倒退或循环论证。”证明之一: 由于引入假设可以限制逻辑合理性命题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因此,在某些假设下,某逻辑被证明是合理的; 在某些假设下,某逻辑被证明是不合理的。考虑到相应的证明依赖于特定的假设,可以得到结论: 在现代文化中,相对于某假设成立的范围,第一类逻辑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证明之二: 当用演绎方法在假定的条件下解决第二类逻辑的合理性问题时,只能处理第二类逻辑在现代文化中的译本。这样,至多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在现代文化中,相对于某假设成立的范围,第二类逻辑在现代文化中的译本是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换言之,第二类逻辑在其所属文化中的合理性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样,就得到如下结论: 在现代文化中,不存在任何一组假设使第二类逻辑相对于它所隶属文化的合理性问题得到解决。
3. 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与民族志的方法利用现代文化中的演绎方法( 包括假设演绎法) ,既无法证明第二类逻辑具有超越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也无法证明第二类逻辑相对于它所属的文化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现代文化中第二类逻辑文化合理性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只要民族志研究能够对某种第二类逻辑的合理性提供相应数据,便可得到如下结论:相对于它所在的文化,某种第二类逻辑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在这里,第二类逻辑的合理性不是被现代文化证明的,而是通过民族志方法所刻画的他文化生活方式和语言博弈显示出来的。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