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探求文化传承的中国哲学方法观论文

本文共计54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探求文化传承的中国哲学方法观论文

摘 要:

目前为止所谓的哲学方法论,是西方哲学范式下的方法论。事实上,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相对应,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哲学方法观。提出中国哲学方法观这一名称是为了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相区分。要想解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就必须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中国哲学方法观为捍卫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探求文化传承的中国哲学方法观论文

关键词

:方法论;哲学方法观;整体思维。

  本文首先所要涉及的问题,是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中国有无哲学”的进一步提法。哲学的话语权完全在西方,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他们来说,哲学只有一个。这种情况下“,中国哲学”只能是以西方哲学的概念来加以考察,因为在此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才与西方哲学大致上对应起来了。有人把这种意义上的哲学称作“哲学在中国”[1]。它在性质上与数学相仿:数学是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只有先秦的名家与魏晋的玄学是与西方哲学概念可以大体相符,其他则通通都要被抛弃掉。这样的中国哲学,显然只能是面目全非的中国哲学。当胡适等人以西方的方法论去解释中国哲学时,也将“经学改造为符合西学的只言片段,在这种知识形态的大转换中,中国学术的整体性,它的哲学方法论与思维方式全然被丢掉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的其他人文科学领域中,对其学科性无国界的、普遍的。比如,在十进制前提下“,1+1”古今中质的合法性问题是不存在的。至今我们还没有听到过有人外都是等于“2”;又如,圆周率都是3.14。如是,则世界无所谓“中国的数学”或“美国的数学”,因为数学只有一个,我们只能说“数学在中国”或“数学在美国”。所谓“哲学在中国”就是这种意思。如果我们从中国传统经学的视阈下加以考察“中国哲学”,就会发现这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不对称的。有人把这个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称为“中国的哲提出“有没有中国文学”或“是否存在中国历史学”的问题。中国的历史学《(史记》《、史通》等)与文学《(文心雕龙》等)的方法论与西方比较,自有其主体性的特色。而中国哲学,之所以会出现合法性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没有自己哲学方法论的强力支撑。

  方法论与方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仅从方法的角度谈中西,中国哲学有自己的方法,西方哲学亦有自己的方法,其各自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存在“方法”这一点上,是没有人提出疑义。但是,一旦涉及“方法论”,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这里的问题在于,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方法论。原因很简单,所谓“方法论”是西方的范畴,是舶来的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不是平等、并列、互动的关系,而是也只能是单向的关系。现在所谓的方法论,仅仅是从西方视角下所看到的中国哲学方法论和西方哲学方法论。下面先以笛卡尔为例来探讨西方哲学的方法论的特征。

  “把每一个难题,尽可能细分成最小(最简单)的部分,一直到你可以圆满解决了程度为止。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开始,一点一点,按设定的次序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

  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列举出来,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心智的,使我怀疑的无法再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有了这种方法,我就觉得有了依靠,它可以增进我的知识,并且把它提高到我生命所容许达到最高点。”[3]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方法论对他有多么重大的意义。笛卡尔正是用这一套方法论,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和“哲学第一原理”。

  笛卡尔的例子很典型,很具有代表性。将事物从一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分析,明确概念,再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西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基本上都是这种分化思维的路子。由此,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里的方法是与内容分开而可以独立并行的。形式逻辑就是一套方法论。比如“A就是B”。你可以说“张三是学生”,也可以说“张三是月球”,它们在形式上都是可以成立的。还有分类的方法、概括的方法、定义的方法、演绎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普遍怀疑的.方法你都可以把它套进去,只要掌握这一路子,谁都可以做。不能否认的是这里的方法(形式)本身可以与内容相对分立而自成一个体系。所以在“方法”之后加一“论”字,即“方法论”。在这里可以很明显看出西方的出发点、重心就在于“分化”的思路。这种分化的线性思维,其优点在于能把事物细分、简单化,从而使其具有清晰、明确的界定和表述,由此最终达到把握和控制认识对象的目的。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