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工程力学论文(经典15篇)(第4页)

本文共计427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之前的力学实验考核结果是以实验报告结合平时实验表现给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多人操作无法对每人操作给分,因此对实验的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对独立设计实验给与一定的分数额度。具体为:操作占40%,实验数据占40%,表现占20%。实验课程的平时实验成绩与期末独立设计实验考试成绩的比例为6:4。由于数据不同,图形不同,实验报告抄袭现象得到抑制,每台仪器的人数减少也使学生不会因时间不够无法操作而得到动手的机会。这种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真实实验水平,能够公平合理的评定每位学生的实验成绩。

5 实践效果

  由于进行了分组实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实验,独立完成实验以及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同的实验材料也保证了学生要认真对待实验课程。通过不同的力学实验材料,让学生掌握运用力学实验数据去进行计算,学会使用实验设备,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在创新性设计实验上,教师只提出实验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的,并帮助学生去论证,对实验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只是给予提示,不具体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学会自主选择实验仪器、操作多种仪器的能力。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和实验目的来做实验。

  整个实验下来,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后学生反应热烈,由于学生有更多的独立动手机会,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强制性要求的区分不同的实验材料让不好学的学生也必须完成实验并有自己的实验数据,这样学生自我思考以及询问老师的次数增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复习实验内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 结束语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环节学生操作较少。改革后实验能起到开拓学生思路、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增加学生操作机台的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学科有更深的认识。对于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我们于两年的时间内将其应用到我校光机电专业以及土木建筑坏境专业当中,跟以往对比发现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也可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时课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磊,李艳聪,单慧勇。《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20xx,(8):12-14。

  [2]王丽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课程的优化与整合[J]。机电技术,20xx,(6):125-126。

  [3]郭文会。整合优化工业控制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5):112-114。

  [4]王永廉。材料力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工程力学论文3

  1地质体的力学特性

  (1)地质体产生于一定的地质环境,地质体是由地质环境中按照某些结构排列的岩石、水等构成的,其具备非均匀性、非连续性的地理特征,无论是初始状态特性,还是流-固耦合特性都充分体现了地质体的独特性,区别于传统力学的研究对象。

  地质力学界对地质体特性的研究并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描述方法,其中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需要做好相关的室内试验,进行精细性的分析,获得丰富多样的本构关系,掌握地质力学的特殊规律。地质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仅仅通过局部的岩石试样,并不能代表其整体的特性,岩石试样缺乏典型代表性,岩体试样不能脱离地质体本身,否则其会丧失处于母体中的作用。在某些状况下,获取试样,会导致其内在特性的改变。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地质体的整体特征,需要深入了解地质体的局部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体整体特性的描述及探测,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2)地质体的特性与地质构造运动、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地质体的一系列的力学行为。通过对力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不能取得定量化的结果,为了获得地质体的初始状态,需要应用工程地质力学的应用方法,从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地质体的特性具备多样性,比如非线性特性、非弹性,这些特性与岩体结构面的特性密切相关,温度效应、时间效应是固体材料的常见特性,地质体的特征与温度、天气等密切相关,其中外界因素的变化,导致其出现更为复杂的力学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