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工程力学论文(经典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427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结束语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所不同.不同院校的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知识提升,以其开辟一条适合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道路.使学生能够学会工程力学,掌握和使用工程力学.使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掌握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范钦珊.工程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张维君,沈英.工程力学[M].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出版社,20xx

  [3]张汉壮,王文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工程力学论文5

一、工程力学教学特点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众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通过理论力学教学,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能进行多物体运动机构的分析,求解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具备从身边的力学问题中,建立初步的力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研究的能力。通过材料力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求解变形体在受力后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工程力学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广,学生人数众多,为工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并且其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同时又具有伴随科技和学科发展的更新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工程力学教学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方面,思考和重视教学设计与规划,实现以知识为载体,以教学为平台,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为手段,达到学生既能扎实掌握工程力学的理论体系,又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主动运用创新思维及方法,实现工程应用和创新的目的,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一)理论中渗透工程实践的课堂教学

  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学生又缺少对工程实际的认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大量的工程实例以及生活中的力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工程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计算方法。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在课件中插入大量的工程图片、例题和动画,以及各种力学分析CAE软件。如此,通过增加每堂课的信息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使其在加深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了解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锻炼他们的力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就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理论推导求解之后,可以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相应的可视化力学模型,并快速求解和显示动力学参数。为讲解桁架结构受力分析时的一个例子,讲授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求解桁架中各杆的受力情况。在ADAMS中建立一个典型桁架的结构力学模型,运行仿真之后,在后处理窗口可以很直观方便地查看每个杆的受力情况,再同理论推导结果相对比,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同样在材料力学教学中,讲解物体受力变形,可以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直观显示物体在不同的受力及约束条件下,不同位置的变形、应力、应变情况。如,在推导应力公式时,通过演示经过映射网格划分后的杆、梁的拉伸、弯曲和扭转变形动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相邻截面间的变形情况。利用软件的三维可视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工程实践的求解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力学理论的掌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力学领域知识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分析软件的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力学应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性课程实验

  在工程力学课程实验方面,设置基础的课程实验和综合性的课程实验,将教师所从事的部分科研内容节选下来辅助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这样,学生既能掌握工程力学课程基本的实验方法,又能学习实际应用中的其它先进的实验手段,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