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把字句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37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把字句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一、引言

把字句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同课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同,目前较为流行的有“PPP模式”、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所谓“PPP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因此也称为“3P模式”;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的直观途径是案例分析,“把”字句作为留学生的习得难点,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综合课、听说课、词汇教学等的研究,对“把”字句的专项分析较少,因此笔者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教学演示—‘把’字句”为材料,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本文针对“把”字句的专项案例分析。

二、案例定位

  1.课型:汉语精读课;

  2.学生等级:水平较高的初级学习者;

  3.教学内容:“把”字句;

  4.学生数量及情况:

  6位来自不同国家,混合班的学生;

  5.教学时长:17分钟;

  6.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讲解——练习。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及实现过程

  该案例主要教学内容为“ 把” 字句, 通过“ 导入、讲解、练习”的思路教授“把”字句“S+把+O+V+了、S+把+O+V+RC、S+把+O+V(在/给)+RO”三种结构。课堂环节通过目前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领域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PPP模式”来呈现,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

  1.展示(presentation)(用时约4分钟):用“学生喝水”的动作,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入“她喝了一瓶水、那瓶水她喝了、她把那瓶水喝了”三个句式,进而自然流畅地讲解了因“话题不同,句式选择不同”的情况,随后用学生熟悉的母语讲解了“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包含的要素,最后通过“用例句理解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本节课重要结构,完成语法展示阶段的教学。

  2.练习(practice)(用时约4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教师采用交际性练习的方式通过问学生“你把功课交给老师了吗?”引导学生输出,练习“S+把+O+V(在/给)+RO”结构,并适时纠正。期间,教师采用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单独叫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领读,在保障开口度的同时不断重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该语法句。

  3.表达(production)(用时约9分钟):练习过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做动作——提出请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目的。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拿出信用卡,后分别让不同学生遵循“请把信用卡交给我”的指令完成动作,后问其他同学“他做什么了”引导学生输出,使用“把”字句,最后通过问学生“你想不想要?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请sb.把N还给我”,使用“把”字句完成交际目的。

  (二)讲解方式

  教师放弃人为的.“教科书语言”,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以话语为基本单位,以交际为主要手段,将功能与结构融合在话题之中,多次循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践行了交际法的教学主张。主要采用以下讲解方法。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通过例句理解语法结构,如:通过“他把水喝了”理解“S+把+O+V+了”;通过“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理解“S+把+O+V(在/给)+RO”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