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论文
本文共计40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论文
摘要:
胡戈沃尔夫是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艺术歌曲传统的创作手法,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采用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并且注重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独立性与重要性;并将复杂的半音和声与简单的自然音和声相结合运用,使艺术歌曲的调性思维更加活跃,伴奏织体更加丰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关键词:
沃尔夫;艺术歌曲;音乐风格;创作特点
一、作者及艺术歌曲的介绍
(一)作者介绍
胡戈沃尔夫(Hugowolf)1860年出生于奥地利从小学习音乐,少年时开始作曲,青年时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继续音乐学习。沃尔夫出生于浪漫主义时期,受大革命失败影响,整个社会依然充满了痛苦与黑暗,沃尔夫用音乐表现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将心中的感情寄托于音乐之中。沃尔夫短暂一生共创作了六部歌集,共275首歌曲。沃尔夫将不同作家的诗作为音乐创作的题材,色彩丰富、戏剧性较强。其创作不仅遵照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且拓展思维加以创新型发展,特别重视歌词的韵律与语言重音的结合,从而使音乐融入诗词,表现其真正的内涵。而歌曲形式相对而言较为自由,突破传统的中规中矩以及结构的对称,但歌词总是和音乐紧密配合协创作模式更加新颖,其旋律结合歌词具有抑扬顿挫感,使其带有朗诵般的叙述性。钢琴伴奏具有丰富的织体音型及和声色彩,大量不协和和弦的运用,推动了钢琴伴奏表现力的发展。其独特创作技法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艺术歌曲的介绍
艺术歌曲于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游吟诗人,后逐渐发展成艺术歌曲形式,它是以诗歌作为创作题材,音乐作为表现手段,两者相融而共同完成富有表现力的一种音乐体裁。其中沃尔夫在艺术歌创作中就再现了第一个特点注重音乐再现诗词韵律,与诗相融,完美再现其诗原有的内涵与品质。本文所分析的《水仙女》是选自沃尔夫的《西班牙歌曲集》,采用变化分节歌的形式,用音乐语言讲述一位美丽善良的水仙女是鱼儿的保护者的世俗生活故事。
二、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一)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特色风格
从沃尔夫的艺术歌曲可以发现他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趣味。能够将音乐诗化,将诗变成音乐式的再现,沃尔夫所创作的每一首艺术歌曲都富有较强的生命力,凝聚着诗人和作曲家对诗词内涵的深情流露。1.抒情性表达沃尔夫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注重音乐诗化的抒情性表达。他的创作多取材于名诗人的诗歌,音乐化的再现了诗的内涵。沃尔夫的创作不仅仅遵循诗人的写作原则,而且他力求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描绘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尽量少掺杂个人主观感受而去扰乱诗的原有内涵。也正因为沃尔夫的这种客观感情的抒发,使他的艺术歌曲更富有特色。2.朗诵性曲调朗诵性曲调是一种具有宣叙性的曲调,它注重强调语言的特点。从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不难发现朗诵性的.曲调,从诗词的选择来看,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用音乐语言去再现诗词的内容,使音乐旋律与诗词韵律紧密结合。朗诵性曲调体现出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的又一特征。
(二)《水仙女》钢琴伴奏的特色风格
1.伴奏织体音型伴奏织体,是指和弦在钢琴伴奏中的形式变化,它以和弦为基础,进行装饰变化而得出,在我们学习钢琴伴奏时,常用的伴奏织体可分为立柱式和弦型、半分解和弦型、全分解和弦型。立柱式和弦型:是指不同声部同时发声。柱式和弦形式多样,不同的形式表现其不同的音乐感觉,作曲家一般将其用于塑造一些坚定、有力、激昂等不同的音乐形象,如进行曲中较为常见。柱式和弦的运用会使歌曲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半分解和弦型:即低音声部与中间声部不同时出现。半分解和弦一般多用于表现欢快的音乐,使用无条件限制,节奏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音乐具有跳跃式的感觉,适用范围较广。例如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或者出现在动静结合的乐曲中。全分解和弦型:即和弦各声部相互独立,前后进行发声,根据音乐要素的变化而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其表现力更为丰富。既可以表现抒情性的音乐也可以表现欢快的音乐,被作曲家广泛运用。在沃尔夫的艺术歌曲《水仙女》中,这三种伴奏织体被作曲家巧妙的结合运用,从62小节开始到77小节,第一句作曲家把柱式和弦放在伴奏织体的下方声部,上方用的是半音化进行,而第二句与第一句形成对比,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放在上声部,下声部使用分解和弦,使伴奏织体形式富有变化,既体现出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深沉,又表现出音乐旋律的抒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