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31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
摘要:
作为十七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以独特的色彩、光线及结构创造了一个形象、自然的现实世界。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艺术特色鲜明,其绘画语言的运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在阐述维米尔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基础上,结合维米尔的油画作品,分析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并进一步探索维米尔与伦勃朗等油画家的区别,以为维米尔的油画艺术研究提供更加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用光
一、叙述维米尔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维米尔是17世纪中后期独具特色的荷兰画家,1632年,维米尔出生于荷兰的德尔福特,该城市是荷兰著名的艺术中心,由于17世纪荷兰采取的财富战略,使得荷兰社会富足稳定,然而维米尔一生清贫,他曾向伦勃朗的弟子法布里乌斯学习油画,维米尔早期的油画创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维米尔油画技艺的不断深入,维米尔的风俗油画在结构及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十六16世纪拜托西班牙统治的荷兰,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还通过海上殖民取得了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物质生活的富有进一步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尤其在新教的影响下,荷兰的绘画艺术逐渐进入现实生活,传统的宗教油画失去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风俗、风景、肖像等题材的绘画,维米尔一生都生活在德尔福特这一古老而繁荣的城市,维米尔的《德尔福特景色》就是一幅描绘这座美丽港口城市的名作,由于维米尔生前并未出名,关于他的少年及中年时期的生平非常少,1653年,维米尔在德尔福特的行业协会登记为专业画家,并在分别1662-1663、1671-1672年两次当选为行业协会的主席,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位商人,买卖画作是生意的一项内容,维米尔或许从小在父亲的生意过程中接触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进而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关于维米尔何时学会、师从何人及绘画历程均没有相关的资料,从相关资料来看,维米尔早期可能在马姆斯特丹或乌特勒克学过绘画,也可能到法国、意大利游学过,维米尔早期与后期的绘画风格存在较大差异,从他的绘画艺术来看,早期的绘画或许受到收到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绘画上运用了一些具有强烈戏剧性明暗对照法的技巧。维米尔的妻子与岳母都是天主教徒,维米尔在1653年完婚前也改信了天主教,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他从岳母祖上遗留下来的油画藏品中获得了一些灵感,这些绘画主要是乌特勒克学派的,从维米尔的绘画来看,他的绘画并没有显示出特定的绘画目的,维米尔的画作并非单纯的因为生计,他的油画有些是为画商或收藏家创作,有些则是专门为自己创作的,这与其他靠卖画为生的画家明显不同,维米尔的一生并不渴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以从容、淡然的心专注地进行绘画创作,虽然从相关的资料来看,他的经济一直比较拮据,甚至他为了生活不得不卖掉父亲遗留下的客店,而他死后,他的妻子也被迫卖掉他的两张画以维持生计。虽然关于维米尔生平的记录很少,但是我们也能通过蛛丝马迹发现维米尔的绘画个性,进而分析他绘画风格形成的背景。
二、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
维米尔对绘画艺术追求完美,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他对油画的主题、光线、空间、技法及材料的运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对自己的作品通常会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修改,以更好地实现理想的艺术效果。为了更好地观察绘画对象,维米尔设计了一种名为“暗箱”的装置,这种观察装置使得绘画更加精确,虽然维米尔并非简单的写实画家,但是这种绘画方法显然体现了他对风俗绘画的严谨态度。维米尔的油画艺术布局精致、,生动。这一点体现在对建筑空间的巧妙安排,维米尔常常对画中人物、建筑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如在《倒牛奶的女仆》中,维米尔将主要人物女仆安排在靠窗的桌子旁边,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女子与墙壁之间明暗对比鲜明但是又不显得突兀,人物的形体经过光线的勾勒,融入到厨房的'宁静、自然的气氛中,画家还刻意地展现了厨房窗户上的破洞、墙壁上的小洞,以及微微反光的面包,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布局,体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细致体验,也表现了画家对画面布局细心的要求。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画家将女孩转过头瞬间的表情刻画的唯美、精致,在这幅人物肖像中,画家对女孩回首时的眼神、表情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女孩的嘴唇微微张开,眼神流动,仿佛在诉说什么,在画面色彩上,维米尔采用了黄、蓝色调的颜色,这是维米尔最喜爱运用的色彩,通过色彩的统一,结合光线的巧妙运用,明暗的处理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青春、活泼而又温柔的女孩形象。《小街》是描绘德尔福特街道的风景画,整幅画的布局自然,维米尔截取了德尔夫特的一条安静的街道,这条街道左右延伸,维米尔从画面最左边的金字塔形屋顶开始,到最右边的土红色小楼,左边的屋顶只露出三分之一,而右边的小楼正面向观者,并且直达画面顶端,冲出画外,表现了一种和谐与冲突的自然之美,另外,维米尔还通过天空的明亮与房屋的深色调对比,表现了柔和、宁静的自然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