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的论文

本文共计23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的论文

摘要:

本文以河北省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例,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现状,从教学的角度结合案例,对河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的见解。

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的论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创新能力

一、概论

  艺术设计类专业包含的专业很多,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归属于文化艺术大类中,其中包括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二十余个专业。据统计河北省有高等职业院校六十余所(截止于2017年底),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院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校生规模庞大。每年毕业季都会有上万名艺术设计类高职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服务当今的经济与文化事业发展已势在必行。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现状

  (一)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沿袭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课程,只是将本科四年的学习压缩至三年内完成;二是在本科同类专业课题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对课程门类按需进行调整,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模式,虽然该类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并不符合当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文化素养及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数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已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训条件的限制,使得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严重不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很多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部分直接放任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公司,使得部分学生以应付学校的形式完成所谓的实习实训。二是不具备校内实训条件。没有校内实训场地,校内的实训仅依靠计算机,学生在实训中无法全面了解工艺、成本等因素。这些情况造成了艺术设计教学本身与实际要求脱节的情况。

  (三)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来自应届毕业生,其学生生涯所学都是接受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对职业教育缺少认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又想培养艺术理论人才,且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够。没能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考虑,进行有计划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三、河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能力教学

  (一)依据产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和行业输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注重产业需求和行业的实时发展,注重能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课程设置上,应明确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行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论证和分析。目前,我国除沿海一线城市外,以河北省为代表的多数地区艺术设计类行业发展还较慢,独具创意的设计较少,这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多数企业入职门槛不高,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问题明显。在此种产业业态和市场环境需求下,高职院校更应该根据行业产业需求进行调研,依据地方产业发展,并和本科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以便找准自己的特色,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教学成果能够落地。

  (二)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更注重实践平台的构建。但限于办学场地、师资等因素,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环节明显不够。这完全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构建完整的校内外实践平台,而实践平台的构建,其实也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其坐落于石家庄市中心,教学场地有限,实训场地更是如此,但该校注重校企合作,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装饰材料”、“装饰施工工艺”等课程均在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创新实践教学。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上,注重通过参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参与赛事的过程中学习艺术设计理论的应用,挖掘创新能力。这种校内外教师相结合、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构建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产业发展动向,可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好了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