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24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课程发展的需要。相关课程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就需要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内容的改进,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建立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特点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相关课程才能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使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环境艺术教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同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内容不同、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课程中所展示的内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改革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大纲更加合理、科学、灵活,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式教学、演示文稿、指导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基地,将实践教学法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统一起来,但距离工作实践操作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校市场竞争力的发挥。

  3.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较强,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落后,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少数,即便有些教师从事过类似行业,但在行业内积累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强,且设计经验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传授给学生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给教学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学校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纷纷开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课程与市场接轨,实现产学一体化发展。本文将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1.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立

  我校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课程主要教学方向为室内艺术设计、建设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三个方向,并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方向”政策的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创新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涵的确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核心理念是“贴近大市场,瞄准国际化,服务产业链”,在此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精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思路,为课程的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2)教学体系构建。在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建立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如上图。(3)教学内容改进。首先,合理组织基础性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其次,通过校企之间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最后,利用科研活动推动人才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图教师一起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将师生的科研成果合理转化为教学内容。(4)教学手段改进。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跨专业性,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多人授课、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学科学的教师合作教研,将环境艺术设计所需的各类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主题划分模块,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地讲解复杂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利用项目教学法,促进企业专家和学校专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考核形式,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