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5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 体育教学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4.1 创新特殊的教学形式, 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构成,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应该不断丰富挫折教育的内容, 创新其教学形式, 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和勇往直前的心理, 主动接受挫折[4]。比如, 在跑步当中, 可用游戏或比赛 (如障碍比赛) 的方式进行。让一部分学生感受挫折, 通过逆境中的情绪锻炼, 最终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然后在进行一些球类运动时, 可分组对抗练习, 或者在学生准备投篮时调整篮球架的高度让一些素质好的学生感受到挫折, 也可以对体育待优生采取降低难度的办法, 如调整规则以便于他们达成目标, 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重新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仅能提高胜利者的运动积极性, 也会刺激失败者不甘示弱的心态,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 适当提高学生的负荷水平, 最终达到增强学生承受能力的效果。
4.2 采用竞争的教学形式, 多渠道进行挫折教育
竞争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 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够促进个体进步和社会的繁荣。因此, 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篮球比赛中, 将学生分为实力相当的两个小组, 让两组学生展开投篮竞争, 让他们在紧张的投篮比赛中学会积极调整心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体育夏 (冬) 令营是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拓展教育方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的环境来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大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大自然恶劣的环境, 如在下雨天让学生徒步, 并在路途上设置一些障碍, 如泥潭、洼地、陡坡让学生自己去适应, 以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生理负荷承受能力, 还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4.3 体育挫折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来讲, 个性发展突出,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各有不同, 他们的挫折应对意识和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此种情况, 体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地开展挫折教学活动。例如, 对经常孤傲不逊, 盲目自信的学生可以安排受多因素影响的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等运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导致比赛失败后, 老师针对相关情况进行总结阐述, 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除对手强大之外还同自身的能力不足或是战术配合不到位有关, 必须耐心解决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结经验虚心学习, 为下次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面对挫折胆怯、逃避的学生, 可以运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方法, 在充分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在体育游戏中设置障碍困难, 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不断战胜体育游戏中的一个个挫折,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但在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在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盲目进行设置超出学生能力之外体育游戏和活动[5]。
5 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建设者, 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其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挫折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要形式创新。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性的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促进挫折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深入融合, 合理有效地进行体育挫折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此, 高校中开展体育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为主体,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1]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2] 纪秀明.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 田林.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研究[J].阴山学刊 (自然科学版) , 2007 (03) :106-108.
[4] 杭华彬.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09) :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