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探讨历史趣味教学中学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6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独立的进行思考。他们已经不再象初中生那样,只注重事件的结果,他们的追求已经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但是仅凭这些就让他们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

三、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具体应用

  (一)趣味教学法在课程导入中的应用

  课程的导入对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课程开始的几分钟内,学生的思想是最容易集中地。因此在开课时的引导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他们的情绪,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十分的重要。同时,有效的课程导入还能够让学生们知道课堂上要学什么,什么内容是需要掌握的,从而帮助他们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成功的引导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是用趣味教学法,则能够将轻松诙谐等诸多能够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元素融入引导中。

  趣味导入有多种方法,例如诗词导入、歌谣导入、故事导入、成语导入等等多种导入方法。例如利用歌曲导入,歌曲能与人的心灵进行对话,人们能够受到歌曲的情感的感染。如在讲解《伟大的抗日战争》时,笔者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以及《九一八小调》,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从而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也能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例如利用故事导入,故事对学生来说,其吸引力总是很强,特别是历史上那些名人事迹更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历史教材中往往也不缺乏这类题材。这些名人小故事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笔者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学生由此对孙中山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便水到渠成。

  (二)趣味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出发,也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同时还能够达到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培养他们的的鉴赏力和文学欣赏水平等各种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利用对联、诗词等文学形式、与小说电影等进行联系、利用讽刺或者幽默的形式等等方式激活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让学生们对我国“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对同学们讲解本课的内容,让他们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再例如,到现在有很多的与历史有关的小说、电影都是广受人们欢迎,但是这些新一代的高中生们却有可能没有看过,而这些电影或小说都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热爱历史的重要手段。例如《甲午风云》、《从奴隶到将军》、《地道战》等就是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护国运动、敌后军民反扫荡斗争最好的素材。

  (三)在结课时使用趣味教学

  趣味教学不仅仅能够在新课的导入、授课的过程中应用,同时还能够在结课的时候使用。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辱华条约》的主要内容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对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沿海通商口岸,可以在结课时可以用“广厦福宁上,五口先通商”或用“商(上)人(宁)福厦广,沿海北到南”这样的口诀来帮助学生们记忆,而对于《辱华条约》中的内容可以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辛)丑”。

  同时在每一节课结课的时候,还可以展示一些下节课内容中的一些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以此来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在课后主动的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设置一些巧妙的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们进行课后探究,主动的复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