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论文

本文共计25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论文

1音乐内容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论文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内容不能脱离形式而存在,形式也就是内容得以具体存在的方式。每样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形式和内容,艺术的内容是它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形式是由该种艺术所用的物质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感性外形。各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具自己的特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是由于它以音响为物质材料并进行而造成的。欣赏音乐,必须通过声音,感知其精神层面的艺术内涵,并经由作品形式听出内容,始具意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论,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对这两个方面的形态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艺术,自它诞生以来,就同人类自身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从浑沌到自觉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历程。在西方,经历了朴素的辩证法一一由于自然科学发展而兴起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习惯一一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样三个阶段;而在中国,由于缺少自然科学发展的中间阶段,一直到19世纪末,思维方式基本上仍与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相对应。在西方形而上学兴起的过程中,由于人一一主体对对象一一客体的探究,促使西方学者形成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哲学、美学的实证论特点;而在中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否定中包含着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在理论上将矛盾双方的关系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在对立中寻找平滑,造就艺术。

  西方音乐的'发展就首先是在技巧的革新中完成的,从古典到浪漫,再到现代主义种种流派,也是愈到后来愈重技巧的变化。”正如钱穆所说:“技巧必历时而变。只此一技巧,历时久,传习多,则技巧不成技巧,故必求变求新”。西方音乐对形式与技巧的高度开发即由此驱动的。与之相比,中国音乐的形式体系则显得不完备,其发展也极为缓慢,但却特别重视具体情境、情味的表现,使其展示出另一面的价值。这也是因为它那正好相反的功能张力—自娱性与个人性。“中国音乐因其重在自娱自得,不受别人的牵制,故特别重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感兴如何。乐感来了,则可随手操琴弄管地奏上一曲;乐感没来,则毫无必要强迫自己摆弄琴箫。……显然,这样的音乐是不会过分重视技巧,也是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技巧的。事实正是这样,中国乐人很少有像西方人那样系统地训练技巧,更谈不上把技巧当作艺术生命的做法了。中国人对艺术也有自己的执著追求,但不是技巧。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这样的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外’,就是指对文化、生命、宇宙的体验和感悟,是指在诗中表现出的人生情味。这样的精神同样表现在音乐中,成为中国乐人所着意追求的艺术的生命和灵魂。”中西音乐中的这种差别只有从双方自身那“自娱”和“他娱”的功能张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而功能张力的不同又最终得溯源于文化的生命本体还是知识本体。不同民族的艺术其形式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的内涵由形式本身是难以解释的。如中西绘画、雕塑、音乐之间的差别,仅仅用写实与写意、面与线、定点透视与散点透视、共性音色与个性音色、点状音与线状音等是解释不透的。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的差别(亦即特征)也不是由艺术本身而是由产生它的文化所造就的。不同文化所具的不同的宇宙模式、思维方法、价值取向等会直接造成艺术形式的不同。

2音乐的内容

  音乐,作为人类一种精神创造产物,是囿于表现某种特定的精神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决定音乐艺术这种事物的性质的,首先是在于它具有精神内容。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的价值在于被人们接受,而音乐接受的最终意义是在感情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内在意蕴及深刻的思想含意。音乐艺术的内容是指它的精神内容,这一精神内容是通过乐音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乐音运动形式是音乐的精神内容的表现形式。

阅读全文